博雅教育 智慧育人——记2014年暑假教师校本培训四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34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随着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许多年轻教师纷纷加入这一队伍,提高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71日,师三实验校本培训“智慧育人”教师主题论坛如期举行。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俞慧文老师受邀参加,并对教师的数字故事和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道路上,青年教师展开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把经验进行了归纳和分享。郑艺菲老师用与学生携手大战“瞌睡虫”的幽默故事,告诉青年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王健博老师在对一位特殊学生的教育中,学会了明确教师与家长的界限,学会了控制情绪,令他重拾对教育的希望。王丽敏老师在处理学生间矛盾时,感悟到“等待也是一种教育的策略”。罗珺老师从对一位特殊学生的教育中,感悟到“时间”的特殊意义:“实效≠立竿见影、容忍≠放任自流”,她认为对于后进生来说,不仅需要表扬鼓励,更需要的是一点时间。张舒老师从她与“问题大王”的故事,谈到她如何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陆雯寅老师与她不可思议的学生的故事,令陆老师深深感受到正面引导鼓励比负面评价更有效,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肯定学生的努力,倾听学生的内心。六位青年教师的交流发言,角度各异,各有千秋,精彩纷呈。

俞慧文老师对六位教师的交流发言,做了全面而又精彩的点评。她认为,六位青年教师用数字故事的方式,呈现自己与学生的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六位教师都很年轻,但都怀有一个感恩的心。她建议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一要注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二要找寻相同的教育教学规律,分享乐趣;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朴素的心态。

师三实验致力于通过校本培训教师主题论坛的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平台,交流育人经验和心得,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和不断提升的方式,共同探讨“博雅教育”理念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之路。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