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雯
“初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结题会
上师大三附中校统领课题“初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实践研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 1月15日下午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结题会,上师大基教中心的刘兰英副教授、胡国勇教授莅临指导,校长助理毛颖老师主持会议。
课题组总指导胡国勇教授首先发言,他进行了结题报告的简要阐述,重申教师之间的合作团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意义,在旧形式中注入新内容,利用现有教研组形式,在运作模式上体现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课题组负责人李雯老师介绍了一年来从课题的构想初步成形,到立项、实施、调整、成果完成各个阶段的情况:依托上师大的高校优势资源,学校行政给予高度关注,课题组教师们和指导专家通力合作,理论联系实际,以科研促教学,围绕统领课题,全校一共有5个教研组参与,确立了6个子课题。接着,三位课题组的教师代表介绍各组负责的子课题研究成果:心理组的徐钏老师《透视人际支持在学生心理咨询中的效能》、英语组袁永琳老师《英语教研组校际联动模式的研究》、王建琴老师《信息组对学校有效教学支援作用的研究》的发言,既举了许多实践研究的案例,又都谈到了在课题引领下,提升科研意识,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工作实效的收获。
刘兰英副教授充分肯定了该项课题起到了专家引领,智慧同享,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然后着重围绕“高校专家引领中学教科研模式”这个题目进行了中肯而又实际的总结,归纳为三大经验:一是角色定位。高校教师与中学老师本身就是学习共同体,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共享的原则,最后定会达到共赢的目的。二是保障机制。课题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校方的重视支持,中学教科研项目负责人更要起到协调沟通和推进的作用。三是整体设计。课题一开始就要描绘蓝图,出台研究方案、制定阶段性的进程计划,有利于全局把握和稳步推进。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推进会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研究”是由上师大基教中心牵头,上师大三附中作为基地学校参与的市级课题。1月14日上午,上师大胡俊杰教授来到基地学校上师大三附中与教科研分管领导毛颖,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李雯、蒋海英和袁永琳一起进行一个半月以来的第五次课题推进活动。
袁永琳老师首先回顾了课题启动以来的实施情况,她用 “启动、摸底、高效”这些关键词对此进行概括。一个半月内,课题指导专家胡教授四次来校进行课题立项启动事宜的商讨,对三个层面的学生实施访谈,听了公开展示课和家常课。胡教授专业的工作方法,实在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效率,对课题组的老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老师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胡教授就前期的研究向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反馈,提出了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养,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等六个关键点。据此提出了后期活动的主要打算,主要围绕四个重点展开:通过和合作教师的直接交流和对教师教案的研读,关注教师的备课过程;通过课堂观察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就课堂观察中的情况和教师一起反思,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尤其是要了解学困生的诉求。
相信基于双方的通力合作和实干的态度,本项课题定会稳步推进,对学生、教师、学校都带来极大的收益。
在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思想指导下,上师大三附中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近两年来,学校已有两项与上师大合作的课题,有一项市级课题,四项区级课题,教科研推动了教师们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达到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