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三附中寒假校本培训之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大会交流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6134

作者:徐慧惠

116-17日,上师大三附中开展了2009年寒假教师校本培训活动,本次校本培训的主题是“德育管理与德育队伍素养的提升”,在聆听两位专家的报告后,117,进行了分组学习讨论和大会交流,12位老师分别围绕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主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提高德育队伍人文素养  增强学校德育管理

上午,六位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就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经验与反思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今年校“育人奖”获得者张艳老师认为班主任在适当时应放下身份,少几分严肃多几分理解宽容,俯下身子与学生沟通,能更好地达成共识,师生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九年级年级组长张红梅老师认为,面对九年级的学生,要用智慧点亮学生思维,用爱心引导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发扬刻苦学习精神,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恒心的坚持来管理班级。刚刚“新手上路”的程琦老师以“班主任”身份的平凡与不平凡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体会。八(5钟艳老师从狠抓每一个行规环节入手,从出操、做操的严格要求做起,从在班中树立积极的榜样做起,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优秀班主任闵青老师用自己的教育经验,从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长处、怀赏识的心理去寻找教育时机、就赏识的效果去调用最佳方法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创设温馨成长的氛围。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徐钏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交流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她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关注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要充分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系统中的积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培养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学生。

六位教师的发言,不仅与大家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而且分享自己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思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身正为范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在下午的发言中“分享与理解”、“感悟与提升”成为交流的主旋律。

08年身患大病,却依然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张玉梅老师,首先作了题为《情理交融 催人奋进》的交流发言。她首先向学校领导老师,表达自己深深的感谢之情,她认为,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在班主任工作中,一桩桩感人的事例,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心田,播下爱的种子。学校最年轻的高级教师李雯,从一名学科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加强学习,学高为师,关注学情,学生为本,提升素养,教学为本的师德修养经验。党员班主任教师马晓婕,用“一个目标、一个阶梯、一个舞台、一个支撑”为学生撑起一片快乐成长的天空。教总两处的戴力平老师谈到两线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他表示在2009年,将继续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做好服务工作。刚刚参加工作才半年的年轻教师刘晶婷,面对大工作量,每天坚持备课到深夜,却没有喊过一次累。她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要以蓬勃的朝气、饱满的精神、进取的心态,为德育工作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荣获市英语教学评比特等奖的瞿海瑛老师,回顾自己走过的十一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她说,育师先育德,育人者先自育,三附中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建立师德规范制度,树立人人育人的意识,提倡学科德育,彰显榜样的力量,塑造高素质的教师。在三附中这片沃土上,一定会有更多青年教师像她一样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贺峥校长作了最后的点评。她说,听了12位教师的发言,自己是发自内心的激动。虽然老师们讲述的是点点滴滴成长的经历,但却透露出一定的理论高度,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启发性,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感谢发言的教师,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学校坚持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交流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在今天培训会上令人感到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转变。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永无止境。学校将继续坚持这一模式,搭建更大的平台,让更多教师在专业发展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