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志文
这是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这是一个教育立国的时代。1月9日,上师大三附中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卢家楣教授来校为全体教职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情感维度更新教学理念》的专题讲座。卢家楣教授作为全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实践与调研经验、充满教育艺术的语言,使得本次讲座不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互动充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整场培训效果极佳。
卢家楣教授首先以02年的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 04年马加爵事件等个别案例,05年复旦张某虐猫事件,引出了对当代学生缺失情感的担忧。同时,卢教授介绍了其02年进行的建国后首次全国青少年情感调查,最后结果也是令人担忧,学生情感正处于负面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教学上“三维目标”的文件。而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成为重要的教学部分。之后,卢教授分享其教学的情知系统观、情知矛盾观、情知并茂观和积极导乐观的四项研究成果。其中,卢教授特别介绍了教学的情知系统观。以课堂三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为依托,形成了课堂情感教学三原点,并互相作用,产生了动态三大回路。卢教授又分别分析了教师的十大情感与教材的显性、隐形、悟性和中性情感因素。最后,卢教授总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将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回路变成一个有序、有控、有目标的情感系统,才可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听了卢教授本次的专题讲座,上师大三附中的教职工普遍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情感因素一旦发挥积极作用,将极大的优化教学,教师只有真正的运用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才能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的至高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