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瞿海瑛 吴珍英等

3月15日-3月17日,徐汇区教学指导团、福州市骨干教师访学代表团在上师大三附中开展了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上师大三附中以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推进了学校区级课题《初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运作机制实践研究》的实施。
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3月15日下午,区语文教学指导团在上师大三附中开展了关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教学指导团专家陈光老师作了《增强教学有效性三题》的讲座,重点阐述了教学有效性高与低的标准和有效教学流程的基本特点,并以阅读教学为例提出了“顺序渐进、合乎规律;主线清晰、内容丰满;板块结构、机动灵活”的要求。三附中语文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们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学习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经验。专家的指导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能指明了方向。
3月17日下午,区数学教学指导团在上师大三附中进行了《课堂有效性的探索》主题活动。活动中每位学员选定一节复习课的内容进行说课,两位专家细致入微地进行了分析,以问代答,引导学员们反思自己的备课内容,把握复习课教学的要旨。专家们对复习课的剖析让三附中数学教研组开拓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对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有效性极具指导意义。
展示交流,同行分享
3月17日上午,福州市物理骨干教师在上师大三附中开展访学活动,宋榕美老师和施燕芹老师分别以《机械功》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为题,进行了教学展示,拉开了学校综合理科开放周的序幕。两位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的梯度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来自福州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听课评课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激发教师思考教学突破口的重要契机。
3月17日下午,区北片物理教研活动在上师大三附中展开,陆雯寅和沈文雯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区教学指导团万光宇老师参与了前期的磨课过程。陆老师《机械功》一课以“背书包”、 “搬椅子”和“举杠铃”三个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应用新知识,完成了知识的输出及反馈。沈老师《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一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凸透镜成像有了新的理解。在评课过程中,世外中学等联动学校的骨干教师们和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大家就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交互式交流。
3月17日下午,福州市历史骨干教师以及区历史教研员方勇老师一行五人,在上师大三附中开展了听评课研讨活动。李雯老师执教《19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一课以课程统整为手段,通过史料整合和编辑,让学生感受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来自福州市的四位同行纷纷表示,李老师的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各位历史教师虽然天各一方,但相同的职业,相似的观点,共同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加深了上海与福州的历史教学的联系。
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们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在同行的切磋交流中,教师们分享教学智慧,互相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在学习中促进反思,在交流中促进发展”,上师大三附中正在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教与学双边问题,促进教师群体形成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的共同体学习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