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和谐共振——记上师大三附中英语学科教学开放周活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790

作者:瞿海瑛

  为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师大三附中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英语学科教学开放周活动,以同课异构作为校本研修的主要教研形式,探索有效教学之法。

同课异构为同伴互助提供平台

和传统“独立备课”式的同课异构不同的是,此次开放周的同课异构研讨建立在集体备课、共同磨课的基础上。备课组内教师间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合力,以个人思课、集体磨课的形式进行前期的备课同一备课组的几位教师或多或少对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同伴互助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备课组的教师们在课前是信息资源共享者,在课上是教学思路和教学个性的展示者,在课后又变成了互相鉴赏、互相学习的合作者。每一节异构的课堂都展示了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专家引领为同课异构提升内涵

学校聘请了世外中学副董事长罗佩明、区英语教学指导团导师杨兰石、区英语教研员徐志萍老师、朱世玮等老师组成了开放活动周的指导顾问团,分别为六、七、八、九年级四个备课组点对点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指导。英语教学专家们在两周内对各个备课组进行地毯式推门听课,带领教师用新课标的理念对同课异构的每个教学细节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一起分析与反思,共同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引领着各个备课组一起分析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正确与不正确的阅读教学策略等,对于如何改进教法和学法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此次英语学科教学开放周活动聚焦同课异构,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专技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与执行力。同时,教师间同伴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体现了教师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实现了教师间“学习共同体”的合力效应,促成了和谐共振。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