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海英 瞿海瑛
11月25日上午,上师大三附中举办以“落实有效教学、优化作业布置、夯实基础学力、促进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校园学术节暨六年级家长开放与展示活动。徐汇区教育局领导、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科研室领导、上师大基教中心专家、康街街道领导、本区德育教导以及联动学校领导和教师、金山区联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共计120余位来宾以及六年级150余位家长参与了全程教育教学的展示交流活动。
校园展板区 关注作业规范
一走进校园,家长们就被林立在两边的展板所吸引。65块精心设计的展板图文并茂,介绍了学校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德育活动、教科研成果、国际交流、校际联动等方方面面。与以往展板不同,今年在室内体育馆专设了六年级学生作业展区,既展出了六年级各备课组教师作业布置的设计理念,又有学生的优秀作业和创意作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展示的是学生规范的作业书写和教师多元的作业评价;科学、信息、劳技、美术等学科和拓展与探究等课程展示的是学生动手动脑、充满思维创新的个性化作品。这些展板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校关注学生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校本广播操 凸显校本特色
操场上,学生们身着统一的校服正装,展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手持亮丽的彩球,展露出自信的笑容,在充满动感旋律的音乐声中展示学校的校本健美操。变化的动作和丰富的队形令家长们称赞不绝,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本套健美操由学校健美操特色教师编排,并在全校普及推广,与第三套广播操轮流进行,丰富多样的广播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感受到健美操运动活力,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类展示课 彰显课改成效
围绕“夯实基础学力、落实有效教学、促进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学校进行了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主题班会三大类型共20节课的展示。基础型学科《藏羚羊跪拜》、《圆的周长》、《Healthy Eating》采用的同课异构的形式,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学校深化校本教研、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成果。八节探究课主题各异,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从学生生活点滴出发,在学习中培养了乐于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展示了近年来学校课程改革的努力与成果。主题班会贴近学生生活,“成长、收获、快乐”是展示活动的主旋律,秀才艺和收获自信是展示活动的目标,主题班会上的亮点是每位学生为家长设计的节目单,个性化的设计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也是学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体现。
校际论坛 聚焦作业有效性
此届论坛以“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促进有效教学的实践”为主题,以校际备课组长论坛和家校互动研讨为形式。上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调研员、上海市特级校长冯震做主题报告,世外中学教师包琪瑞和上师大三附中教师郑秀坤、张艳、蒋海英、朱赛男分别作交流发言。上海市委党校城市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上师大三附中家委会主任马西恒、上师大心理系教授、上师大三附中家委会副主任贺雯代表家长在会上做互动发言。
冯校长在《作业——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环节》专题报告中指出,作业是有意义的、是有节制的、是形式多样的、是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的学业样本,教师可以检测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测学生学习的经验,为改善以后的教学寻求制定切实的措施和方法。
五位备课组长的发言分别从作业的多元评价、作业的分层布置、作业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创新作业的评价机制等不同角度交流了自己对于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解和探索实践的体会。
学校教育教学顾问张剑杰老师对主题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总结到,本次论坛有两大亮点:即围绕学生发展讨论作业,注重全方位讨论作业的有效性,目标指向清晰;既有管理的成分,又有教育的因素,管理注重次序,教育注重提升。随后,他从作业的地位、作业的目的、作业的类型、作业的方法、作业的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学校两位家委会成员作为家长代表就家庭教育中针对学生作业问题的困惑与建议,和现场的专家、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将论坛活动推向了高潮。
上师大三附中开放与展示活动是一次开放式的沟通,让专家走进学校,深度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态势,全面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同行走进课堂,在相互沟通与碰撞中分享教育教学的智慧;让家长走进教室,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基础,架设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为家校进一步合作与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