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琴、陈博远
师三实验校开展了主题为“规范课程标准,提升实施策略”的STEM+创智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由创智组组长王建琴老师主持,贺峥校长、蒋海英副校长出席会议,创智组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围绕如何基于标准,提升创智课堂实施的策略进行展开。
会议伊始,STEM+创智课程群相建均、黄静怡、时怡等10位备课组长结合学科特点,基于年段不同的学情,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加强学段衔接以及知识体系螺旋上升的课程目标等方面计划进行了交流。例如:《科创画》本学期在一到五年级分别开设人物仿画、生活物品创新改造、身边的环保改造、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预防灾害课程。《生态家园》六年级主要是对水、食物、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七年级学习健康、能源生态系统的构成,树立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STEM桥梁》和《STEM义肢》课程,加入工程制图、成品模拟等环节。《乐高》从低年段搭建、滑轮、杠杆到高年段的编程、机械、传感器、3D机器人等,合理调节教学难度,让学生兴趣更持久。《飞行小博士》作为新开设的课程,整个团队合作改进,增加学生学习飞行理论知识的兴趣。《物联网》在五、六、七年级分别开设3D造型板、传感器、物理原理与简单程序,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趣味纸立方》在一到四年级分别开设认识小动物、交通工程车、全球知名建筑、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科普历史精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虚拟实验室》开设虚拟养育、溶液酸碱性、蒸发器、凸透镜凹透镜等项目,教会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感受数字化和虚拟化知识。
会上,贺峥校长指出,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办学理念和质量的高度体现。她强调在开发课程和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要体现适性教育,创智课程是学校精品课程,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以人为本,分类教育。接着,贺校长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第一,突出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通过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使课程效益最大化。 第二,强调教学与课堂管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学生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激活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科内部知识合理的调整,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成就感,有利于教师提升课程执行能力,成为课程研究者。第三,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互动交流、实践和体验。第四,做好从低年段到高年段课程衔接,要做好课程评价,要加强课程管理水平。做好课程资料积累,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学反思。
最后,贺峥校长充分肯定了创智组五年来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课程团队不断扩大,一支基于课程的一专多能的智慧型、学习型教师团队初具规模。此次会议,在校长的勉励和鞭策下,STEM+创智组全体成员带着与师三课程共成长的信念,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