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志文
谈到中国近代文学,“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高山仰止。其中,“时代老人”巴金先生创作的《家》、《春》、《秋》等经典作品,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更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坐落于武康路113号的上海巴金故居,也是师三实验同学们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11月22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踏着浓郁的秋意探访了这个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在此呼吸绵亘的书香,触摸上海文学之魂。刚刚踏进这一方居所,满眼可见尽是书籍。讲解员的讲述让同学们了解到:不仅客厅、书房放置着整面墙的书柜,甚至连浴室里也有一个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橱。经过整理,巴金收藏的各种图书就近达4万册,内容广泛。穿过门厅,同学们的脚步来到了客厅和书房。这里的每一个房间无一不透露着简朴的气息,洋溢着巴金萧珊一家浓浓的亲情。仔细阅读铭牌,同学们对于这座故居的的人文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巴老曾在此与张光年畅谈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接受过来自世界各国的荣誉,包括意大利颁发的“但丁国际奖”、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伴随着三年级同学们的脚步,师三实验与巴金故居也越走越近。12月21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与巴金故居签约仪式在学校行知楼的四楼小剧场隆重召开,三、七年级全体同学、师三实验校领导与巴金故居领导济济一堂。首先,伴随着视频介绍,同学们通过巴金先生的作品与人生经历的介绍,感受这位世纪老人、伟大文学家的心路历程、思想境界和文学地位。随后,来自于校朗诵社的同学们通过情景演绎,由巴金先生的少年时期的“鸡军队”的故事、青年时期思想转变和求学经历和老年时期关爱青少年的故事,感受巴老的人文情怀与深邃思想;并通过《随想录》与《鸟的天堂》的片段诵读缅怀巴老、致敬巴老。在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后,由师三实验贺峥校长与巴金故居吕争副馆长为代表,庄重地签下了合作协议。伴随着笔尖的滑动,全场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与鲜花表达喜悦之情。最后,吕争副馆长向师三实验学生赠送了巴金大师的作品书籍,来自九个年级的学生代表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仿佛传承着这位时候世纪老人的句句嘱托。
巴金先生一生致力于阅读和创作,他的文字魅力至今仍然影响着的大小读者们。通过本次寻访与签约活动,师三实验的同学们走近大师、牵手故居,感受经典魅力,体验文学的价值,最终沉淀为博雅师三的阵阵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