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望,崇尚科学,少年创智,自立自强——记2021年师三实验第十八届“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活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790

作者:陆志文

五月,是科技的盛会,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点亮师三校园;六月,是儿童的节日,少年创智放飞梦想茁壮成长;七月,是党的生日,举国同庆共贺百岁华诞。在科技、少年、党史与现实交织中,师三实验第十八届“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开启一段对中国近代科技史的百年回望,从一枚钉子、一盒火柴仰赖进口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天问一号”打开星际探索……一百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之路。今天,师三博雅学子崇尚科学,心怀家国,树立拥抱星辰大海的科技强国之志。

511日上午升旗仪式,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师三实验第十八届“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正式开幕,一系列活动陆续开展:

百年回望,崇尚科学,重温历史记忆,致敬科学先驱

    回望历史,激励奋进。513日、14日,一至七年级同学共同观看了影片《横空出世》,影片中通过主人公“冯石”和“陆光达”的视角,朴实还原了中国自主研发原子弹的过程。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在光影之中真实感受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共产党员、科学家、军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信仰的执着、对科学的严谨、对困难的不屈,随着一声巨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工业是立国之本”,64月,一至八年级的同学共同收看了“从三大件到大飞机——上海工业的跨越”专题讲座,来自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讲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回顾上海工业的变迁与发展。“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这些上个世纪的中国驰名品牌展现着上海作为共和国长子工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40多年的探索实践,上海工业转型发展,以国产大飞机为代表的制造业,重塑着上海这座红色之城、工业之城光荣与使命。

    立足当下,致敬科学。袁隆平、屠呦呦、刘东生、孙家栋……一位位两院院士、国之栋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通过校园长廊、午间文化传播等方式走到同学们的“身边”。

少年创智,自立自强,体验创新乐趣,放飞科技梦想

    校园科技节是科普的讲台,也是科创的舞台。519日至26日,创意小博士评选活动在全校展开。通过班级初赛评选、校级复赛审核和最终答辩。一大批勤学好思,勇于探究的博雅少年脱颖而出,成为同学们身边的榜样。他们的作品,构思巧妙、制作精良,不仅融合科学原理和创新理念,而且能实际应用日常生活。

    531日和61日,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融合校本创智课程的庆六一科技游园会也在室内体育馆如期召开。每一位参与科技游园会的同学们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18届校园科技节护照、科技节特色贴纸和考古盲盒。在八场分年级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跟随着游园护照的介绍与指引,做一回科技小达人,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科技乐趣。本次科技游园会共设有12个展台,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物联网、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内容,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创意灵感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还是精密严谨的数字编程技术,都在一步步点燃同学们心中的科技之光。趣味飞行趣味智造智能编程机器人等展台前聚集着大量科技小粉丝,一件件高新科技设备展现着科技的魅力;地图拼拼乐力士叠叠高欢乐对对碰等展台进行着各类创意小竞赛,一次次计时比赛激发着无限的创意;看我变变变寻找栖息地可移动的纸立方等展台上,同学们动手创造,一件件原创作品包含着学生的奇思妙想。

    伴随着庆六一科技游园会和主题讲座的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第十八届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圆满落幕。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为同学们创设了浓厚的科技氛围,搭建了多元的实践平台,提供了展示自信的创新舞台。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分享创意发明,体验科技魅力,树立民族自信。明理乐学,自信谦和,合作求新,健康文明的师三校园,放飞着每一位师三实验少年的科技强国梦,见证着每一位师三实验少年的自信成长路。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