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舒 陆志文
为对标区域公办一流、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内涵建设,推进师三实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2021年7月2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利用暑期校本培训,聚焦“智慧求索,赋能蓄力;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举办了教学和德育主题论坛。
首先在“智慧求索,赋能蓄力”的教学论坛中,由教务副主任张舒老师主持,对本学期教学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张舒老师从常规管理、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中考改革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工作的总结。本学期教学部门继续夯实教学常规,利用下沉式管理机制进行检查、反馈、指导,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教学部门推进课后作业服务和分层教学项目,关注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并通过组织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拓展探究学科开放周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在各阶段质量评估后分析考试情况、评估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精准度,通过组织大备课组活动促进各教研组精准研修、衔接递进,组织召开八九年级教学工作会议,与政教部门协同,凝心聚力,提升出口年级教学品质。教学部门组织推门听课、0-5岁职初期恳谈会和各学科命题培训会,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师能。今年是中考考试改革第一年,教学工作面临挑战和变革,教学部门聚焦改革科目,以理化试验、英语听说和中考小四门为抓手,在校长室的引领下,积极备课,精准施策,平稳有序地推进迎接中考改革工作。
英语教研组长助理杨意昕老师分享了英语学科开放周的工作亮点。开放周前,英语组通过微讲座和主题培训,深化了任课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在开放周活动中,各年级以备课组为单元进行集体备课,基于单元教材分析,合作撰写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案。课后,专家们高度评价了英语教研组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并对各个备课组聚焦单元教学进行合作教研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英语组利用开放周为全体英语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共同提升”的校本研修模式,推动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教务主任瞿海瑛老师对本学期拓展、探究课开放周工作进行了总结。瞿海瑛老师首先反馈了推门听课的情况,三类课程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用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注重实践与体验,课堂纪律良好,促进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形成。在全校性的课例研讨活动中,各教研组的教师展示了博雅校本拓展课程建设的成果以及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一专多能”的发展水平。最后瞿老师提出了三项改进建议,希望拓展探究可任课教师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拓展探究课型的特征,在课堂预设方面要做到充分备课,创设课堂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断完善科目方案,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随后,在“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德育论坛中,由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主持,对本学期德育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从远至近回顾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效能,由外及内传递学校德育活动的目标内涵。
万丈高楼平地起,德育部门常规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学期中,德育部门在疫情防控中,严守底线不松懈,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守好学校健康安全大门;在仪式教育中,通过重要的时间或者身份变化节点,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润物无声;在行规养成中,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统一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小学综合素养评价优化项目”,围绕上级文件要求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在家校互动中,发挥家委会机制,探索“全员导师制”模式,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微信群、告家长书等途径共同构成了本学期家校互动的主旋律;在德育课程中,针对不同年段特征,融合校内外资源,将专业知识带给学生,助力健康成长。同时,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共同构成师三实验“博雅教育,多元发展”的背景色,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形成认知、内化德育。每周的专题节日活动、“近视防控”宣传周、三年级十岁生日、五九年级毕业典礼、“博爱雅行”校园爱心节和“博思雅趣”校园科技节等活动,共同构成师三实验“博雅教育,多元发展”的背景色。
针对重点项目“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化”的试点与推广,政教助理陈萌迪老师、二年级副年级组长李颖之老师和四(1)班班主任陈湘老师分别从项目设计、年级组统筹、班级实施的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和反馈。德育部门围绕希沃系统的“优化大师”软件,以及时、客观、全面、公平、准确为标准,全面设计了一整套针对小学阶段日常学规行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维的评价指标、及时的评价反馈和阶段性的评价激励,有效推动了班风学风建设,进一步激励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在二年级组的试点和全面推广过程中,年级组围绕多元考核的制度,细化评价的细则,优化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各项常规,切实减负增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评价方式,及时激励反馈,加强家校合力。在四(1)班的实践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在实时发送、按时发送、每周表彰的环节不断完善细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和提升。
针对重点项目“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和七年级年级组长闻晓峰老师,解读了宏观层面的政策背景和实施步骤,分享了微观层面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感受。做为试点学校,师三实验在三、七年级开展“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围绕“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目标,通过方案制定、导师培训、学生匹配的路径,落实“三个一”的要求(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一次学生家访)的要求,构建形成师资覆盖广、学生意愿真、师生匹配高、辅导梯队全的九个班级导师团。一个学期的试点中,三、七年的导师,积极发挥了学生“良师益友”和做好“家校沟通”的职责,提供陪伴式关怀和开展科学有效沟通指导。作为班主任和导师双重身份,闻晓峰老师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角色差异”,在“角色互通”的过程中相互助力,最终在“角色融合”提升智慧育人的实效。
师三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博雅教育,多元发展”办学理念,深化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本次论坛进一步展现了师三实验德育教学部门的守正创新,持之以恒,坚持一流,聚精会神的实践探索,相信师三实验的未来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