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舒
对标区域公办一流、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内涵建设,推进师三实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2022年1月19日上午,师三实验学校利用寒假校本培训,聚焦“双减引路,提质增效;导师引航,匠心育人”,举办了教育教学主题论坛。
教学论坛:以变应变,智慧赋能
教学部门在“双减”、五项管理和中考改革背景下高效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教务副主任张舒老师从常规管理、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工作的总结。本学期教学部门继续夯实教学常规,利用下沉式管理机制进行检查、反馈、指导,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教学部门推进课后作业服务和分层教学项目,关注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并通过组织开展学科开放周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在各阶段质量评估后分析考试情况、评估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精准度,通过组织大备课组活动促进各教研组精准研修、衔接递进,组织召开九年级教学工作会议,重基础,强标规,凝心聚力,提升出口年级教学品质。教学部门组织推门听课、0-5岁职初期恳谈会和各学科命题培训会,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师能。
教导副主任刘叶萍老师对本学期课后服务和校本课程工作进行了总结。本学期全校每个年级都推行了课后服务项目,教学部门加强了课程管理,每日巡查了解日常落实情况,期末以学生问卷形式了解课程开设情况,为下学期课后服务的提质提效做铺垫。刘老师反馈了检查和问卷中反应的主要问题,要求老师们要继续准备好教材、教案和课件,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本学期校本拓展课程顺利开展,课程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用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注重实践与体验,课堂纪律良好,促进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形成。刘老师反馈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三项改进建议,希望拓展探究可任课教师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拓展探究课型的特征,在课堂预设方面要做到充分备课,创设课堂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断完善科目方案,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音美劳信教研组长徐文老师分享了音美劳学科开放周的工作亮点。徐文老师从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赋能、专家指导四个角度总结了开放周的工作。徐文老师感谢学校为教研组搭建的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教师们在认真备课磨课、互相听课评课、积极研讨交流、不断反思改进中提高了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
语文教研组长张舒老师分享了骨干研修项目的开展情况。本学期语文组进行了两次关于命题的序列化研讨,组内教师从命题资源的积累出发,研讨命题目标,明确命题内容,规范命题语言,进行命题实践,反思命题质量,通过线上线下的研修,促使青年教师进一步反思命题的有效性,切实提升了命题的质量。骨干研修项目在教研组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讨的氛围,语文组将继续落实研修目标,推进序列化研讨,努力为师三实验的教师团队输送更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德育论坛: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德育部门本学期扎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落地,政教主任陆志文老师和政教主任助理陈萌迪老师对本学期德育工作进行总结。
陆志文老师围绕“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思考,从“源流·发展”、“核心·品牌”、“未来·思考”三个方面总结分享了本学期的校园五节主题活动。首先,陆老师通过分析校园五节与五育并举之间逻辑关系,通过24届体育节的脉络梳理和爱心节的横空出世,诠释了德育部门以“博雅教育”、“五育并举”为校园五节的源动力,在历史源流中历久弥,在时代浪潮下吐故纳新。其次,陆老师为校园五节的长期发展,设立“时代”和“学生”两个落脚点,并通过对本学期开展的“博乐雅健”校园体育节、“博览雅阅”校园读书节和“博彩雅韵”校园艺术节的分析讲解,发挥校内校外双循环联动,进一步凸显“核心理念”树立和“特色品牌”打造的两大着力点。最后,德育部门将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活动品牌、细化活动流程、内化活动核心、强化活动外延、优化活动宣传,达成积淀校园文化、推动五育融合、挖掘个性特长、助力家校合作和提升学校口碑的目标。
陈萌迪老师,围绕“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的改革背景下学规养成项目,从制度建设、养成教育、德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总结分享。首先立足于学生年龄特点,德育部门在特别加强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等特殊学段指导基础上,通过专项培训、例会指导等多种途径,形成九年一贯不同学段螺旋上升的学规培养趋势。其次,德育部门大力推进“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优化”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结合“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服务工作,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激励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学规培养,减负增效,促进学习效果。同时,德育部门在“五项管理”的要求下,强化检查机制,通过不断反馈和提升,有效督促学生学规养成。最后,德育部门利用班主任培训等途径,强化班主任队伍家校沟通能力,并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指导家长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做到深化家校合作,推进协同育人。
主题发言:自我修炼,潜心育人
本学期进行的三奖评选中脱颖而出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三位三奖获得者分享了专业发展的点滴与收获。耕耘奖获得者胡艳辉老师从挖掘育人内涵、探索创新之路和开拓思路眼界三个方面回顾了从教以来的成长经历,作为学校中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她表示将继续不断总结、对标、反思、提炼、承责力行,求真务实,提升业务能力、工作站位、格局与胸襟。骏马奖获得者洪礼然老师作为职初期教师陈长迅速,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班主任、人事助理等岗位上的成长,洪老师时刻以责任为动力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为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博雅教师而努力奋斗。育人奖获得者闻晓峰老师反思了班主任岗位中的收获,他认为,不能灌输给孩子过多的成功学和过多急功近利的精神。班主任的工作是育人,要让孩子慢下来、悟出来,要让孩子明白成长和成才并无唯一的标准,人生本应该百花齐放。
师三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博雅教育,多元发展”办学理念,深化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本次论坛进一步展现了师三实验各职能部门的守正创新,持之以恒,坚持一流,聚精会神的实践探索,相信师三实验的未来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