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健博
为深入推进博雅校本课程的建设,适应目前学校定位及学情的变化,3月2日,师三实验学校召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专项工作会议,全体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的教师参加会议,贺峥校长参加会议并作指导。
会议伊始,语文教研组国学组之《弟子规》课程的备课组长龚彩玉老师对一学期来《弟子规》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一年级的《弟子规》校本课程,分“开宗明义”、“入则孝”、“出则悌”和“谨”四个主题模块进行教学,通过课前热身诵读、“讲故事”专题比赛、教学开放日展示等形式,以多元活动为载体,打造课程亮点。数学教研组之《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备课组长董芸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制定《数学思维训练》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思维训练重点,并根据不同学情,分层教学,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发挥最大课程效益。英语教研组之《SBS》课程的备课组长陈美老师认为,通过《SBS》校本拓展,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词汇量大幅提升,并逐步学会表达观点,语用能力得到不断培养。八年级化学备课组长桂宛琪老师认为,通过合理下移和校本拓展,夯实了八年级学生的化学基础,其化学学科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四位备课组长都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随后,教务主任瞿海瑛老师代表教导处就各备课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要求“以纲为本”和“以校为本”互相融合;第二,基于校情和学情,通过选择、重组、拓展、补充和整合,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第三,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国学课程关注学生诵读体验,思维课程关注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SBS课程关注语料输入和语用输出,理化课程合理下移,为毕业年段打下基础;第四,加强阶段性考核;第五,形成序列化的校本拓展教材系列。
之后,分管教学副校长蒋海英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基于课标、教材、学情和年段,把握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第二,在国家课程校本化面向全员的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教学分层;第三,加强备课组活动,抱团取暖,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第四,在实践与摸索过程中,收集好课程开发资料,积累课程开发经验。
最后,贺校长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她首先从“课程涵义”、“课程层次”、“课程理念”、“课程地位”等四个方面对国家课程校本化进行解读,提出学校“大课程”概念,强调课程与教学紧密相关,要求各备课组在实施课程建设中弄清“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她说,课程理念要始终与办学目标相匹配,要有基于且高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师三课程标准”,希望今后开展博雅校本课程的教学展示,通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展示师三博雅校本课程的成果,引领师三实验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推动师三实验课程改革的进程。
本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学校转型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决心。今后,师三实验国家课程校本拓展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入强调教学规范、研究教学问题,为实现学校的“博雅教育”和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