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艺菲
5月5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召开了德育微型课程项目备课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重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会议伊始,项目组成员王丽敏老师分享了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微课程设计修改稿。王老师通过加入视频故事《嫦娥奔月》、头脑风暴和月饼品尝环节,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体验为抓手,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王老师根据学生特色而设计的丰富活动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随后,项目组备课组长龚彩玉老师介绍了她设计的以“学会正确握笔”为主题的德育微课程。龚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同伴互助评价的环节,通过让学生相互观察和纠正握笔姿势,使学生对于正确的握笔姿势有形象的认识,并借助有趣的儿歌,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为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项目组成员周琳老师也展示了她的教学设计。周老师以“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为主题,联系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和实际需求,以课堂实践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课前准备活动的操练,结合计时竞赛和同伴评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政教主任胡艳晖老师提出,低学段的德育微课程应以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开好头,起好步,下阶段的课程主题将把“文明休息”、“如何理书包”、“正确的书写姿势”等纳入一年级的德育微课程体系。胡老师也强调德育微课的设计要结合时代背景、校情学情,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具有可操作性,还富有借鉴意义,以满足各学段的德育教育需求。
师三实验学校以课程形式整合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德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以微课程项目组为起点,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日新月异。课程化、有序列、有主题、有评价的德育课程体系,将滋养师三的学生,使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着德育魅力,逐步成长为“明理乐学、自信谦、合作求新”的博雅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