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萌迪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发展,缩短职初期教师的成长周期,4月12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在一楼多媒体教室召开主题为“仰望匠心精神,肩负教育使命”的“0-3”岁青年教师谈心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师三实验全体“0-3岁”青年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人事部门罗珺老师布置了本学期谈心会方案并进行解读。谈心会是构建团队沟通的重要渠道,为了使职初期教师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师三实验学校每月将组织一次谈心会活动,旨在通过交流分享等形式为职初教师搭建一个沟通平台。
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和教导处张舒老师分别为青年教师们上了两节微型课。陆老师援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文章《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从理论层面解析了“教育自信”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为了达到“自信的教育”则更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这种“自信”不能割断历史,要摆脱思想矮子心态,更要在当下警醒。首先要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其次要关注术与人的偏废,最后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实现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张舒老师则从实践层面介绍了《佐藤学: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家性”兼备的专家》,强调了学校的责任、学习共同体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作为教龄只有0-3年的职初教师,想要成为“专家”还任重而道远,但是这一阶段的教师却可以牢牢把握住“工匠”的身份。作为一名“教书匠”,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纯粹的心、极致的心,需要拥有对理想的追求、对专业的执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聆听了如此精彩的微型讲课后,各年级组青年教师代表深受感发,分享感悟。袁佳宁老师从“倾听”角度讲述了自己在担任低年段班主任期间如何倾听小朋友想法与困惑的事例,强调了教师要学会倾听的重要性。陈萌迪老师结合学校新创建的“翰墨书社”朗诵社团广播,介绍了自己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如何做个自信的老师,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郑隽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发现课后反思对于树立追求教师理想的重要性,反思会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杨宜鸣老师作为班主任,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她认为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担任好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教书育人。夏晓婧老师联系师徒带教,介绍了自己作为一名副科老师但又身兼班主任职务时,如何从倾听师傅经验之谈来协调好两者角色关系。
青年教师是师三实验学校的新鲜血液,他们有着青春活力和满腔热情。青年教师谈心会活动正是师三实验学校为了指导青年教师在遭遇教育教学困境、面临工作压力时能获得及时疏导和指导的重要平台。相信通过谈心会交流分享、传授借鉴的形式,青年教师们将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具有理想信念、充满自信、专业优秀的老师,为培养“博雅”师三学子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