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要及时 教案优化需跟进——记2016学年第二学期“0-3岁”职初教师第二次恳谈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017

作者:王健博

4月26日,师三实验在一楼微格教室召开主题为“课后反思要及时、教案优化需跟进”的2016学年第二学期“0-3岁”职初教师第二次恳谈会。师三实验全体“0-3岁”职初期教师参加会议,各学科教研组长列席会议,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赵钺出席会议并进行工作指导。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职初教师师德素养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将有助于学校职初教师迅速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和融入师三博雅教育氛围。

会议伊始,教导主任助理王健博老师就教学反思的定义、教学反思的内容以及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给全体0-3岁职初教师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教师只有通过课后反思、提升课堂知识传授的效率并打下扎实的“学得、思得”基础,才能促进学生之后更好的“习得”水平。

随后,四位职初教师代表分别从语数英主科及拓展型课程等不同的学科和课程类型着手,结合具体课例,对课后反思过程中的要点进行剖析,交流分享了各自在课后反思过程中的做法。张子莹老师的课后反思遵循了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在她的反思过程中,寻找到了难句理解的方法,突破了关键词圈画的障碍,因此,她将教学反思视为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王雯青老师在课后仔细分析了学生竖式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因此她将题目分类,训练学生基于对不同算理的解题思路,同时,她还鼓励学生积极地对解题规律进行自我总结,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效率。高苑婕老师认为,低年段的英语教学,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对于英语发音特点的感知和模仿;其次应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应该尝试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最后,时怡老师对于拓展型课程的教后反思,通过记载成功之笔、牢记失败之处、实施学生见解、进行再教设计这四个环节,来体现创智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特点,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更好的习得打下基础。

最后,赵书记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实践,对职初教师就课后反思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指导。赵书记给大家展示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反思记录,并指出,教师的职业成长、教学策略的形成、教学智慧的积累、以及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均来源于日常不断的反思和感悟。赵书记还分享了一个自身教学反思的案例,告诉大家:一方面,课后反思来源于自身教学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在听课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对反思内容的启发。另外,赵书记希望大家善于开发和使用各类反思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反思渠道,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师三实验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通过系列化的教学恳谈会,规范职初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不断适应师三实验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为学校打造“博雅”课程特色及未来可持续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