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萌迪 陆志文
“健康文明”的理念,是师三实验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也是少年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师三实验学校将于2017学年新学期新增设《健康与幸福》德育课程,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健康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体系,提高学生生存与生活、发展与社交、身心与情感等方面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9月6日下午,在行知楼大会议室《健康与幸福》德育课程项目会召开,校领导、德育课程项目负责人和各年级项目备课组长悉数到场。
首先,政教副主任陆志文老师对课程方案进行解读。《健康与幸福》课程由校长室领导,政教处负责课程管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具体实施。课程面向全体三至八年级学生,通过每学期四个课时的课程时间,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与习惯,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陆老师以五年级《规划健康的生活》和六年级《表达自我》课例为例,解读了徐悦和桂宛琪老师的教学设计,为课程项目组的老师在课程实施上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借鉴。
贺峥校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指导,贺校长在发言中感谢项目组教师对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热情和行动,肯定了课程项目教师的努力与付出,让师三实验的德育课程有更大的突破和亮点。贺校长回顾了师三实验学校五年来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工作。她指出,善于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一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涵和不竭动力。从国际理解课程项目开发,至STEM+创智课程组的蓬勃发展,再到此次《健康与幸福》德育课程的项目的确立和实施,不仅体现了师三实验学校课程创新的勇气和制度机制的全力保障,也展现学校教师团队良好的课程合作力和执行力。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得到适性全面的发展,让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博雅之师;让学校得到快速提升,以充足的准备迎接教育改革的浪潮。
五年来的发展转型,师三实验不断实践摸索“尊重差异、培育多元、夯实基础、彰显个性”的育人途径,积累了一系列优质的校本课程,形成课程-教学-教材的相匹配的较为完善的课程资源,突显师三实验的课程亮点和学校特色。《健康与幸福》德育课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发展,最终为培养“明理乐学、自信谦和、合作求新、健康文明”的博雅学子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