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植根书香校园 国学经典浸润博雅学子——记师三实验国学校本课程展示课和听评课活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854

作者:张舒

    68日,师三实验学校利用教工大会时间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陈萌迪老师带领一(2)班的学生呈现了一节《弟子规——信》的国学校本课程展示课,全校教职工悉数参加了此次听评课活动。

    国学课程是师三实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重点课程之一。目前已开设的国学课程有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三个年级的国学课程,通过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和体验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韵律和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魅力,接受中华五千年文明人文与智慧的熏陶,并和语文、品社学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进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陈萌迪老师以活泼的教学形式、规范的教学语言呈现了一节灵动的《弟子规》国学课。陈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经典文本的诵读,用个人读、小组读、同桌读、散读、轻读、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浸润于充满韵律的《弟子规》中,并结合听故事、讲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弟子规》中人与人说话的礼仪要求,情景剧的演绎将整节课推上了高潮,三组学生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了体验式表演,展现了对“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的理解。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坐姿、响亮的朗读、落落大方的习得表演,无一不体现了国学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特点,彰显了《弟子规》课程对师三学子的充分发展、快乐成长起到的助推作用。

    随后,国学课程负责人龚彩玉老师对国学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汇报。龚老师以“对标一流,砥砺奋进,打造国学精品课”为题对4年来国学课程实施的过程进展进行了总结。龚老师以三个阶段来概括国本课程一路走来的历程:“第一阶段:从无到有,课程初具雏形。第二阶段:精益求精,制定师三标准。第三阶段:对标一流,落实分层递进。”龚老师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同伴互助在国学课程实施中的强心剂作用,正是团队教师们的用心专注、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才打造出了具有师三实验特色的国学课程项目。

    最后,陈萌迪老师基于展示课进行了课例反思和说课。陈老师担任《弟子规》课程备课组长一年来,在“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基础上,结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加入了“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在本节展示课中,一年级学生不仅能流畅诵读原文、正确理解内容,并且能够用通过生动的演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懂得与人交谈时的技巧。“情境化”模式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国学课堂更实在、更精致、更精准、更有活力。

    国本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更充分体现学校对标一流、夯实基础、突显学校特色、打造高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决心。师三实验国学课程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入强调教学规范、教学实效、研究教学问题,为实现学校的“博雅教育”和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