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教学为指南,关注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记2020学年第二学期师三实验数学开放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157

作者:刘叶萍

  数学教研组于2020329日至49日开展了历时两周的数学教学开放活动,期间邀请了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张斌辉、徐晓燕老师和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顾亚龙、黄琰老师对师三实验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听评课指导。开放周活动以单元教学为指南,关注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为主题,全体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备课;各备课组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效益。

 本次数学开放周,共有22位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教研员聆听了8节课,课后进行深入的评课指导,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努力,并对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小学教研员顾老师和黄老师肯定了以下几点:一是教学设计合理,环节衔接流畅;二是问题链的设计有效,能较好的启发学生思维;三是教学中能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同时,教研员也给出了以下建议:当课堂活动的目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教师要及时根据生成给予适时指导;学生活动的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摸一摸、估一估,培养数感和量感,体现真实的活动教学;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规范使用要求,用“因为…所以…”的范式回答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的严密性。

中学教研员对老师们的课堂设计给予表扬,他们认为:在概念教学上,教师能组织学生有序展开讨论,适时小结,边学边练,教学效益明显;课堂环节设计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探究目标明确;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教学中有思考,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两位教研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是例题的讲解要关注过程性分析,要结合已知获取所有的结论,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二是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归纳整理,培养学生及时小结、建构模型的意识。

几位教研员都提到,数学应该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课堂中要有问题链、有思考,活动的设计和例题的讲解都应该让学生回味,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单元教学和设计的意识,为学生构建整体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

 本次数学开放周为老师们提供了设计、交流、研究的平台。各备课组都以单元教学为指南,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的发生和生成,以活动为手段,落实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展现了较好的信息技术技能,将电子白板和投影等教辅设备合理运用于教学,使活动结果清晰化、显性化,教师们在课堂上体现出良好的教学规范,能认真观摩空中课堂并合理借鉴,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猜想-实验-验证过程,达成有效教学的目的。

 师三实验数学教研组将坚持以单元教学为指南,聚焦课堂、探索有效教学,注重课堂生成与学生发展。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既要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又要体现分层分类、因材施教。教师要进一步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更精准,真正提高教学效益。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