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记师三实验2021学年第一学期综理教学开放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903

作者:史嘉晨

918日至929日,师三实验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综合理科教学开放周活动。本次开放以“聚焦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研修主题。课前,综合理科组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学科的每位老师精心准备,各学科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凸显学习思维的的指导,以实验为载体,进行单元教学目标的研究。开展了基于学科单元教学,课堂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展示。课后在区教研员及教学专家的指导下,以“聚焦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研修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物理备课组重视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聚焦单元教学设计——电路”单元,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徐帆、陆文寅和施燕芹老师在《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特点》、《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等课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调光台灯”改变灯的亮度为切入口,设计一系列活动,通过设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串联电路的特点、调光灯的工作原理、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电阻的阻值等系列活动,将这部分知识通过科学探究、有效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化并提升素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拓展了思维,提高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化学备课组围绕“水”主题,桂宛琪、刘雨晨老师开展以《水的组成》同课异构和史嘉晨老师《水的性质》为题系列课,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实验探究,分析水的电解实验装置的原理和适用情况以及物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并通过例题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现新知与旧知的转化。通过宏观辩证与微观探析、探索认知与证据推理等活动,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自然和科学备课组选取《观测风》、《遗传和变异》、《刻度尺与长度》、《酸碱溶液的腐蚀性》等课题,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纠正学生的实验操作,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释问题,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

综理组的十位老师都能够从单元出发,通过分析、整合、重组等深挖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准备、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学习热情,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并通过课堂实验任务单与小练习,完成对双基的落实。

课后物理教研员陈浔颖老师、科学教研员李秀芝老师、化学教研员陈浩老师带领各备课组围绕聚焦单元设计,完善实验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实效研究的主题,就备课、上课等环节进行研讨。专家们充分肯定综合理科组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中能注重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各环节中。同时教研员们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课程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可进一步优化,学会取舍;注重课堂生成,从学生认知需求出发,提取课堂有效反馈;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加强学科间教师的联合教研;在知识应用中,开展变式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开放周是师三实验学校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组内教师专业提升搭建的平台。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实践、相互听课评课以及个人自我反思等环节,综合理科组营造了相互学习、研讨的氛围,检测学科单元设计的有效性,助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落实了学科育人目标。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