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教学评价 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师三实验综文教学开放周纪实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939

作者:袁侃 卫顺贤 李菁

1011日至1022日,师三实验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综合文科教学开放周活动。本次教学开放周以“立足单元教学评价,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为研修主题,包括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社会四门学科。首先,教研组在线上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专题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单元学习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培训,旨在让每个教师对单元评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每个备课组都对教材进行集中细致的分析和研读,立足单元目标及单元评价,精心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老师们展示了课堂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主题各异的教学,并实施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开课后,在区教研员及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立足单元教学评价,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个教师都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和改进。开放周活动为推进组内教师专业提升、优化师资建设搭建了平台。

道德与法制备课组在开课中强调“聚焦单元评价,实施纵横一体化构建”。小学低年级注重“规则教育”,在《校园里的号令》、《我是班级值日生》、《班级生活有规则》等教学中,老师们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了解校园生活的各项要求,通过学生校内的照片、视频等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讨论,针对学生是否遵守学校规则的表现进行了表现性评价,为打造制度化校园生活打下基础。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道法的老师们则从《寻找“心钥匙”》、《块头大不等于强》、《享受学习》三课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了导向性的评价,引领学生理解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及个人与国家之间共同自强、奋进的力量,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思想。其中,《块头大不等于强》上的是五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内容,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道法备课组教师通过梳理道法教材,将可以与读本相结合和拓展的教学内容归类整理,反复地备课、磨课、修改教案、“摸着石头过河”,为学生打造了一条身临其境、形式多样、贯通历史和当下的大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真正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历史备课组在开课中聚焦“把握单元核心要素,彰显史学思想方法”。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课中,老师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来选择历史材料和教学活动,注重课文内容核心主旨,关注对不同阶层的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体悟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渗透历史中考改革意识。

地理备课组在开课中重视“以问题为导向,以评价为牵引,以学生认知冲突为线索”。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宝岛台湾》两课中,老师们从课题出发、直击现实,通过对比分析地形图、表格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给予了恰当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增加对我国与日本国情的了解,认识到地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规律。

社会课程的老师以“课程单元目标中的价值取向”为抓手,在《人际交流中的矛盾和冲突》一课中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学会尊重他人,并从学生的知识理解、参与意识、情感态度等角度进行了多样化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曹娟娟老师莅临我校进行了听评课指导。曹老师在听评课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教师课堂环节设计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能组织学生有序展开讨论与活动,适时小结,教学效益明显;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教学中善于思考,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能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设计及多媒体技术利用,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研讨的氛围,促进了课堂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曹老师也指导并建议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整体把握、重视衔接与递进;明确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以有针对性且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强化所学内容;对待新开设的习近平读本课程,要注重与课本知识的关联度,共同探讨、磨课,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思想的核心要义。

综合文科组教研组教师们通过认真严谨地备课、磨课,着眼于单元教学评价,在开放展示活动中呈现了一堂又一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课程,彰显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师三实验学校举办学科开放周,通过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及同组其他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达到“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的学习交流目的,推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信在师三实验学校博雅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教学之路将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