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佳 龚彩玉
10月17日下午,徐汇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一、二年级教研活动在师三实验学校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发挥评价作用,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活动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全区的一二年级道法任教老师通过云录播教室,进行实时收看。活动中,顾健悦和黄佳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一年级《吃饭有讲究》的第2课时和二年级《我是班级值日生》的第一课时。区教研员曹娟娟老师、两位外校教学专家老师,以及我校教研组长龚彩玉老师进行了现场交流研讨活动并点评了两节课。
首先,顾健悦老师展示了一年级《吃饭有讲究》的第2课时。在教学中,顾老师以百宝箱任务为驱动,借助班级优化大师进行全程评价。她先出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情境让学生选择是否可以偏食。教师在评价时首先肯定学生的选择,再通过数字故事,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大致分类和营养。课堂上,顾老师创设了和图图一起去吃饭的情境,通过利用指示牌评价图图在吃饭中的行为,也让学生明白挑食会导致他们缺少营养,影响他们生长发育,不利于健康,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养成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黄佳老师展示了二年级《我是班级值日生》的第一课时。黄老师以争小太阳章任务为驱动,利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希沃小游戏,红绿牌等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知道值日生的岗位和职责,培养学生乐于值日、乐于服务的集体责任感。
随后,教研组长龚彩玉老师做了“发挥评价作用,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的主题交流,分享了师三实验学校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的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践的一些思考。龚老师从“注重评价基于目标指向,促进目标有效达成;注重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注重评价形式有趣多样,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注重评价借助工具支持,提升课堂评价效果”这四个方面作了介绍。龚老师指出,依据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本学科评价方式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我们要真正让评价在课堂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评价的作用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怀疑、争论、发散、碰撞和统一之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有个性的表达的肯定和表扬中;更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动态生成的学生的回答,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让有效的评价在不知不觉中扎根于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将知、情、行统一,让学生从认知走向认同,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和践行,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最后,上海小学的施敏老师和建襄小学的张歆老师作了案例分析与评课指导。张老师评价顾老师和黄老师的课堂教学成熟,课堂要求规范,从上课伊始的问好到教学期间的活动都有明确的统领和规范,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助益,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此外两位老师对教学工具能灵活运用,很好地利用希沃系统来提升教学质量,开发相关的课堂游戏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从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两节课体现了教研的力量,从此次活动中也感受到师三的老师在扎扎实实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研活动。
这次区级教研展示,师三教研团队得到了区教研员曹娟娟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获得区内任教教师的高度赞赏,充分肯定了教研组教研扎实,课堂规范,评价深入,组织有效,技术赋能的亮点。此次线上教研活动,也推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了教研组的深度教研。相信在师三实验学校博雅理念的指导下,综文教研组教育教学之路将走得更好、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