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化教学手段 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记师三实验2021学年体育开放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4217

作者:龚志文

本学期第十一、十二周,师三实验举行了为期两周的体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开放周着眼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体育兴趣化以及中学体育多样化教学。体育教研组内11位教师先后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各异的教学展示课,为推进组内教师专业提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了平台。

    每个备课组都对学情以及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把握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各自发挥不同的专项,精心设计了不同的练习及游戏环节。小学低年龄段体育教学强调“兴趣”。闵庆军老师三年级的《跳跃:双脚跳上跳下一定高度物体》以及程奇峰老师二年级的《立定跳远》针对低年龄段孩子好动,参与欲望强烈等学情出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经,思考不同的身体练习方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张霆老师、王奕祺老师以及汪德贞老师分别开展了《篮球》、《蹲踞式跳远》和《五步拳》三位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通过有趣的动作展视吸引了学生的专注力,从而提升了小学高年龄段学生体育课堂身体练习的实效,为初中体育课的学习做好衔接和铺垫;杜雷鸣老师和闻晓峰老师分别开展了《实心球》以及《篮球及体能训练》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向青年教师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利用精炼的教学语言以及标准的练习示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初中的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做到了身体练习,也让他们在体育课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暂时舒缓了学业的压力;胡艳晖老师是利用了校耕耘奖的展示舞台开展了《踏板操》,向青年教师展示了信息化背景下体育学科如何充分利用希沃、IPAD等设备来优化体育课堂。课堂衔接过渡流畅,与音乐相结合的踏板操课程更是让学生们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充分展示了初中体育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开放周期间,教研组特邀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徐阿根特级教师体育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俞定智老师以及徐汇区中学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来校进行听评课指导,龚志文老师和王艺雯老师分别开展了《跳跃:跳上跳下20cm-30cm高度的物体》以及《踏板操2》,两位青年教师在组内老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希沃电脑、IPAD等信息化设备优化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龚志文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动作展示及情景演绎将小学体育课堂带入了一只只小青蛙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王艺雯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了学习内容的展示,让学生使用IPAD设备进行了踏板操的创编及展示。随后,吴叶丽老师在听评课时对学校孩子们的表现以及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了肯定,认为青年教师能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设计、有趣且丰富多彩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了相互讨论、认真练习的氛围,促进了课堂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吴叶丽老师也提出建议与指导,希望青年教师们能抓住重难点,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对体育课的育人功能也要有针对性的体现,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利用课堂的不同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现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最后,俞定智老师点评,他指出:师三实验这支年轻的体育教师队伍凝聚力是非常强的,在开课过程中的互相帮助是难能可贵且必须坚持下去的。但在打造一支战斗力超群的体育团队的过程中,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注意两个点:第一,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在体育课堂日新月异的今天,体育老师一定要对自我的教学方式做好优化更新,才能跟得上教育的发展;第二,要记牢终身学习,俞老师表示体育老师不仅仅是每天上好体育课,还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育老师要做好学生终身体育的引路人。

    学科开放周是师三实验青年教师学习的平台,也是强化教师团队的重要举措,体育教研组教师通过认真严谨的备课、磨课,在开放展示活动中呈现了一堂又一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体育课。组内教师也通过学习、研讨、反思、改进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体育组工作将进一步落实课堂标规,聚焦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兴趣化和多样化课堂呈现,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为实现师三学校的博雅教育理念和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