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叶萍
为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1月11日下午,师三实验2021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骨干教师第二次研修活动在行知楼一楼微格教室召开,会议在童灵窕副校长的指导下由教导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长刘叶萍老师主持,一至七年级各备课组长以及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研修。
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围绕着“教学形式、命题与作业设计”开展,刘叶萍老师解读了此次研修内容、研修方式和研修安排,并布置了小学段与中学段的研修作业,希望通过分享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的使用途径和方法,提升备课效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近三年五年级和六年级监控考试题和近五年中考题型,以学科素养信息收集试题为例,提出了通过改编命题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命题能力素养。
在交流命题设计案例的板块中,蔡晓颖老师对六年级区基座试卷进行分析,结合我校四、五、六年级的一些命题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命题题型的变化和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要求的提升。指出了命题的差异,减少命题时知识点重复出现,注重学生分析图表能力的考察,减少同一知识点的多次重复等要素;以及出现复杂的读图题时学生难以从图中获取信息,需要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和分析的能力。在命题时可适当增加题干较复杂的新题型,为之后的小初衔接打好基础。初中段的吴珍英老师就数学中考试卷中提问方式的变化进行探究,强调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进行变式训练,变式的类型可分为知识变式、题目变式、思维变式和方法变式。数学教研组长刘叶萍老师也根据两位老师的交流,结合六年级区统一信息收集试卷和中考卷,提出了适当增加变形题目的练习,训练学生从长题干中找到关键数学信息的能力,强调小学段教师严格落实好做题规范,减少学生看到长题、难题就放弃的畏难情绪。注重学生作业和命题的分层设计,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学会一题多解。同时还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培养与学优生的提高,落实分层教学。
在作业设计和交流板块中,刘老师根据各年级布置的数学学科寒假作业,提出了作业布置具体化的要求,强调了作业的完成方法须具有可行性,教师要制定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的检验手段,提高分层作业的设计要求。
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板块中,王雯青老师分享了自己如何利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丰富教学形式,设置教学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传屏功能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交流过程中老师们虚心学习、细致观察,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将教学质量提升落到实处。
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骨干研修活动,通过该平台提升组内教师的对教学、作业设计和命题的综合能力,创造出师三实验一流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