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雨萌
11月24日下午,师三实验全体教工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刘林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讲座。
刘院长先呈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框架,点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学习、理解、实践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就在于坚持“两个结合”, 具体可以从“两个确立”、“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两个传承”这三个维度出发。
在第二部分,刘院长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从学习西方器物的现代化开始到1964年底“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经过党的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不断探索,再到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影响当今世界的宏伟目标。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国变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是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现代化;是后发赶超、“叠加并联”型的现代化;是统筹协调、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刘院长还特别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最后,刘院长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不管是中韩之间的文化之争,还是美、日、韩的文化输入,都在提醒我们“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内涵以“现代形态”,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层面获得新发展。
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刘院长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见解吸引着与会的每位老师的注意力。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一定能走得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