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志文、张舒、陈萌迪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一员,师三实验积极参与上师大领衔的各类教育教学科研实践项目。学校从3月—5月,接待了来自于贵州省毕节市的上师大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第一批的跟岗老师,随后自5月8日以来,来自于贵州省毕节市的上师大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的第二批5名教师,在吴朋肖校长带队下来到师三实验学校,进行跟岗学习。经过近1个月的学习交流,上师大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更进一步地融入师三实验教育教学一线,全面深入交流学习。
5月29日,跟岗教师通过四节展示课,汇报学习成果。四位老师的课都充分体现了本次跟岗学习的收获,课堂中能够看到老师们对新课标和新课程的进一步理解。语文学科夏友方、岳其国老师分别执教文言散文《三峡》、《答谢中书书》,两位老师在授课时注重引导,通过以情境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双新背景下,学生主体的特征。在评课活动中,教务副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张舒老师点评到,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与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对话,当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时,能够站在学生立场思考,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表达观点。两位老师能从文本入手,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一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符合新课标中强调的以“语言建构”带动其他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充分突显了老师们的语文素养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历史学科罗艳和尹廷老师分别执教《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罗艳老师围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通过内容主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策略、资料附录、作业设计八个环节,全面反思模仿设计、试讲磨课、课堂实录的过程。德育主任、历史组备课组长陆志文老师,分别围绕教学设计的模型模仿、信息化应用的理念融合、固有观念的破解重构、课堂细节的聚焦深化、双新理念的学科实践等多个方面,回顾了两位历史老师一个多月的跟岗的变化发展历程,相信在同一教材和标准下,差异化的视角、多元化的模式为两地历史教育提供了大量可借鉴、能互通,可迁移的有效经验和成果。
随后,上师大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的吴朋肖校长作为代表,再次感谢了对本次跟岗学习期间提供指导与帮助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带教老师,吴校长也希望在日后能够延续两校之间的交流互通,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合作。
最后,赵钺校长与五位贵州老师交换礼物,并做进一步总结。师三实验学校作为上师大附属学校,很荣幸承担本次跟岗学习活动。两所学校在一个多月间的学习交流中,不仅加深了沪黔两校教育情谊,更让两校教育在交流中智慧共享、合作共赢,从而在共同的教育理想指引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伴随着“双新”落地,师三实验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借助高校资源,通过多领域、多视角、多层次的校级交流学习,推动师三实验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