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弹奏艺术的音符,用艺术演绎数学的奥秘——记上师大三附中数学拓展课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167

作者:赵洁

记得一位教授说过“数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的享受”。411日下午,上师大三附中的六、七、八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拓展课上,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袁震东教授的报告《数学与艺术》,这个报告把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成一体,不仅大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让同学们享受了数学。

袁教授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艺术品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乐器音乐声音的悦耳讲到教堂中美术作品的和谐,从折纸作品的折痕讲到多边形图形的镶拼……这一些看起来感性而浪漫的艺术中原来都蕴含着理性而严谨的数学道理。短短的80分钟时间是不可能把单侧面、四维空间、自相似结构以及近乎抽象的数学特征完全诠释清楚的,所以在每讲一个艺术现象的时候,袁教授总是会走下讲台,走进同学们中,向同学们提问或是让学生向他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毕竟大多科学理论的得出总是从猜想开始的,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质疑和猜想才是最重要的。特别在讲到折纸中“山”与“谷”的数量关系时,袁教授拿出了自己亲手叠制的折纸作品,让同学们传阅研究,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亲自验证了折痕公式的正确性,感叹它的神奇。

报告给同学们诠释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的认识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慢慢体会了数学的美学意义,在这里数学变得通俗易懂,艺术变得意味深长。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拓展课,因为拓展课给他们提供了拓宽知识的渠道,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