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师三实验学校邀请到上海同济大学生物信息系的刘琦教授为全体六、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大数据下的生物信息学》的拓展讲座。
刘琦教授以“什么是大数据?”引入,他用QQ、微信等对“大数据”进行了阐述:今天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其涵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博客,微博,轻博客,音频视频分享,还包括通话录音、位置信息、点评信息、交易信息,互动信息等,存在于社交网络、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之中的非结构化数据。随后,他列举了农夫山泉管理变革、《纸牌屋》你学不会及马云的判断等三个事例,通过三个事例说明大数据是一种运营模式,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技术,或是一种数据集合的统称,刘教授进一步讲解并分析了“大数据”必须符合四大特征: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种类多样(Variety)、 要求实时性强(Velocity) 、有价值的(Value)。最后,刘教授在学生对“大数据”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后,进一步讲解了“大数据”的核心、云计算及生物医学大数据等内容。在为时40分钟的讲座中,刘琦教授合理适度地选择了一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地做了拓展,使学生初步地了解了“大数据下的生物信息学”中的“大数据”等内容。
本次拓展讲座让同学们懂得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为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利用大数据获得竞争优势和大数据应用是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行为洞察,拓宽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