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侃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学校教育成效,师三实验学校分别于11月9日、15日、16日召开了一至八年级期中家长会。本次家长会以“家校携手育学子,凝心聚力促成长”为主题,围绕青春期心理问题、家庭情绪问题、近阶段教育教学情况、家庭教育指导反馈等模块,明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求,使家长了解孩子期中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家校架起沟通的桥梁,携手构建家校合作的平台。
陪伴青春之路,助力学生成长
在四、五年级家长会中,来自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的林国平副会长带来讲座《情绪力量不可低估》。面对即将踏入青春期学生沟通难的问题,林国平老师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结合,为寻求答案并希望自我成长的父母们深入剖析学生内心,引导家长们了解孩子面临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征。林国平老师指出当看到亲子关系陷入问题时,家长需要多用“悦”语,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不用“忌”语,慎用激将法,更要戒掉“吼”。
在六至八年级家长会中,来自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的沈雁老师带来讲座《拥抱青春期》。沈雁老师指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高发、低龄、重症等规律,家长需要从传统说教的方式中寻求改变。沈雁老师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学习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将自身主观的教育态度转变成客观中立的接纳态度,与学生构建平等的亲子关系,由内而外地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我被了解的思想,尊重孩子,建立同理心,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依靠的心理品质。
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博雅学子
针对一二三年级中低学段的学生,学校教学部门与德育部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帮助家长进一步认识师三实验学校的学规与行规要求。教学部门杨意昕老师强调学习注重平时作业标规,向家长展示优秀作业范本,提出了一些学规养成的建议,例如: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知识、习惯、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积极沟通,配合学校,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的能力训练。杨意昕老师提醒家长要学会抓住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要正确看待零起点教学、回家作业和非智力因素,及时发现孩子的短板,拾遗补缺,家校共同配合,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接着,陈萌迪老师代表德育部门提出日常行规要求,指出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关注个人卫生、课间休息、午餐用餐等良好习惯养成,使孩子能够在家校一致的教育要求下,巩固良好的个人习惯。陈萌迪老师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与学校相互配合,重视学生各方面发展与行规习惯养成,并做好上下学、校服以及学生的情绪管理。
德育部门陆志文老师则针对本学期开展的钉钉工作进行了详细反馈,提醒家长及时接收查阅钉钉消息,置顶班级群,确保及时呼应班级任务。同时,陆志文老师还反馈了校园午餐管理情况,公示师三实验每日午餐流程,定期进行午餐问卷并改进,提醒各位家长每月及时缴费。
一至八年级的主要学科任课教师对开学以来的学习情况以及期中阶段练习情况进行了细致精准地分析、反馈和指导,指出学生半学期来课堂作业、课后巩固、居家学习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下阶段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建议和要求。希望家长能够培养学生静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作业与订正习惯。各科老师均指出,只有家校紧密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助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最后,一至八年级各班班主任对开学以来学生在校的德育活动进行反馈,全员导师制、校园体育节、秋季社会实践考察等活动都令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各班班主任也针对性地反馈了班级近期教育教学情况,指导家长督促学生加强作业质量,培养优秀学习习惯;提升日常行规,落实五育并举。班主任们希望各位家长关注家庭教育,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入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每日行规与学规情况。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良好平台,此次一至八年级期中家长会更是从学校、年级组、班级等各个层面,从教学、德育、家校合作等多维度进行了精准指导。希望在家校合作育人的高效机制之下,家长和学校能够紧密合作,携手同行,营造学校用心、家庭关心、学生开心的“三心”氛围,做到对标一流,培养出“明理乐学、自信谦和、合作求新、健康文明”的博雅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