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发扬优良传统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4394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是上海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立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把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听了习近平同志的报告,令人振奋。作为一个党员,也深感责任重大。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上海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这些天整理家长开放日反馈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想:第一个感想:我看到许多家长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激之情:家长们以极大的热情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肯定了我们学校在英语特色方面的创举,肯定了我们老师们兢兢业业地付出,我为家长开放日的成功感到高兴之余,想到,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但是,家长们却给与我们许多的感激和鼓励,这是为什么?第二个感想:在家长的反馈中,同样真挚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有的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老师们已经在关注和努力完善的,但有的,则是学校一直在倡导却依然有家长在不断反馈的,比如其中有一点说道:教师的多元性格,给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位家长的反映可谓含蓄,说明了她善良的本意,但这位家长的反馈同样是深刻的,其中包含了对教师的期望和对教师某些行为的批评。我想,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怎会没有性格和个性,但是,当我们的身份是教师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是我们的个性重要,还是教师的角色意识重要,延伸开来,当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教师的时候,是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教师的责任意识最重要、当然是党员的责任意识最重要!所以,在2007年区教育党工委和教育局的工作要求中,把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布置,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师资队伍建设的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完成教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充实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当前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区教育党工委和教育局提出“徐汇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要求的需要,学校发展建设的需要,这些都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要求,我们要加强师德修养,发扬优良传统,赋予时代内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对待育人工作。现代师德的精神和内涵:就是要有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要有育人为本,关注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的自我要求;要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要有团队合作,共荣共辱的精神风范。

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去党中央和区党工委《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学习,做到“三个结合”,从而进一步认清教育的使命,明确党员的责任,转变观念,服务群众,改进行为,立足岗位,体现“三高”,带动教工,当好示范。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