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三附中2009学年第二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4032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和教育党工委工作要点,以确保世博会成功举办为重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制度建设,促进校园稳定和谐发展;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为目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不断加强学校党支部作风、能力和凝聚力建设,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夯实基础,锤炼队伍,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习活动的目的

本学期我支部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以“增强党员素质,推进党内民主,争做世博先锋”为主题,通过相关党内知识的学习和党建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增强党员主体素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通过组织党员积极参与世博活动和师德建设活动、落实整改事项等中心任务,进一步增强党员“立足岗位、体现‘三高’”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学习活动具体要求

()、以迎办世博为契机,开展党员岗位奉献活动。

   认真落实教育党工委要求,把服务世博、保障世博作为学校党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党支部工作的目标,着力夯实基础、锤炼队伍和提高素质,努力增强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1、以“世博先锋行动”为抓手,增强队伍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认真开展“党员世博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奉献精神,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维稳工作。(1)组织党团员积极参加康健街道“交通文明岗”活动”;(2)以青年党团员为主体,做好学校“平安志愿者”工作;(3) 继续开展党员教师与特殊学生结对活动;(4)开展党支部爱心捐助困难学生结对活动;(5)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其他世博服务活动。

2、以“为世博添风采”活动为载体,发扬党员队伍岗位敬业精神。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认真开展“我为世博添风采活动”,大力倡导党员立足岗位、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1教书育人,进一步加强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关爱学生,岗位上体现和落实党员“三高”;(2)岗位练兵,结合学校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开展党员教师评课研修活动,推进党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二)、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核心,积极争创学习型党组织。

1、依托本校的学习制度和学习特色,认真开展各项思想教育和学习活动。

党支部依托全校教职工,以思想理论学习为抓手,坚持“内化、结合、转化”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建中的难点研究作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每两周一次的校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引领,指导工作;(2)继续抓好每两周一次的党员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3)继续抓好每周一次的教职工理论、业务学习;(4)继续抓好每月一次的积极分子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5)继续抓好青年教师读书班的学习,在学习教育活动中,精心组织,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6)继续开展有关“二期课改”的校本培训。

2加强党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发挥党员队伍先锋作用。

党支部将发动党员积极参与本单位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锋示范能力。(1)在党员中培养优秀教师,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以“双学小组”为平台加强积极分子思想上入党的教育;(2)组织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师德建设制度的讨论,倡导党员要带头践行师德规范的要求;(3)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体现党员的岗位示范作用,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岗位上体现和落实党员“三高”;(4)坚持“民主、公开、服务”的基本理念和“知情、明理、参与、支持”的基本方法,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5)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作用,评选支部“好党员”,在群众中通过广泛的宣传形成引领作用。

(三)、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支部的自身建设。

1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支部制度建设。

把制度建设和贯彻执行作为增强党支部监督保障作用的抓手。(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党支部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以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为抓手,认真落实党员“三先”要求,营造学校的民主氛围;(2)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梳理完善党支部的各项制度。(3)认真梳理党支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新经验和新举措,做好整改工作。(4)党支部要继续加强对青年干部和青年教职工的培养,支部与学校行政一起为青年干部的培养搭建平台,探索以重大问题的解决来提高管理效能的校本管理机制。5)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继续推进党务公开,认真做好党内“三先”,建立健全“三服务、三测评”机制;(6)把“三风”建设与新一轮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

2 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继续加强凝聚力工程的建设: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深入群众,及时为教工排忧解难;(1)继续实施党员联系制度:通过谈心和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支委与党员、党员与积极分子、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和交流。(2)党员必须继续关心和帮助身边的群众,做到密切联系一名青年教师、一位入党积极分子;(3)党员必须继续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特别关心身边一名困难或特殊学生,为困难学生送温暖;(4)继续做好学校第八届“师德十佳”教师评选活动,挖掘教师中的先进事迹,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

(四)、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

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是我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发挥支委会集体领导的作用;要针对本支部党员队伍情况,联系实际,明确进一步提高本支部党员素质的1-2个着力点,以此作为活动成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我们将把握好中心组、党员和教职工学习相互结合、互相促进的关系;支委会成员要认真预学文件,抓住主要环节,精心设计,努力做到党员入耳、入脑、入心,追求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把完成好世博活动、师德建设等重要任务列入党员教育活动内容,切实做到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

四、学习活动的日程安排

1、动员学习阶段

以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师德建设和世博等各项活动,体现“三高”。

31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关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的重要思想(毛颖负责);讲解教育党工委年度工作要点(蒋海英负责);

315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学习、讨论、修改本支部的教育活动计划,并进行党内动员,讨论本支部准备解决的突出问题(刘为负责);学习讨论《徐汇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结合学校第六届教代会代表的推选工作,落实党内“三先”;结合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开好党员座谈会,落实党员主体作用;

319下午320—515   向全体教工宣讲《徐汇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并组织学习讨论,向教工通报党员学习情况;

 

329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讨论修改《上师大三附中师德规范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上师大三附中师德承诺书》;

2、主要学习阶段:

49下午320—515   组织全体教工学习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412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进一步讨论修改《上师大三附中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草案)》和《上师大三附中师德承诺书》;

416下午320—515  利用学校第六届教代会平台进一步讨论修改《上师大三附中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草案)》;

426下午430—630  以微型党课的形式,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确保明确党员权利的基本内容,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维护党员权利的意识;(六年级党小组和七年级党小组负责)

510下午430—630  以微型党课的形式,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党员了解党的政治、组织、经济、群众等方面纪律的具体内容,提高全体党员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八年级党小组和九年级党小组负责)

524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参加“学实” 活动整改事项的落实情况的讨论;用知识测试形式帮助党员掌握好“两个条例”的基本内容;

64下午320—515     利用学校第八届“师德十佳”教师评选活动,挖掘教师中的先进事迹,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67下午430—630     组织党员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徐汇教育加强基层党建的基本理念、工作思路和实际举措;结合“世博先锋行动”积极开展和参与“两优一先”评选活动;

611下午320—515    支部向全体教工通报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学习情况;

621下午430—630    开展“三测评”工作,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

 3、学习小结阶段

75上午800—1200   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见》的文件,交流教育活动体会;组织党员进一步总结本支部近年来党的建设实践经验。

719900—2100      拟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参与世博活动,参观世博园。

中共上师大三附中支部

            2010310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