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支部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185

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为抓手,以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为重点,在新优质学校创建等各项重大活动中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丰富“博雅教育”的内涵,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一、以“十八大”精神统一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加强思想建设

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面对干部、党员、入党申请人、青年教师、全体教工、学生、家长,组织开展分层分类道德讲堂活动;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学习制度和学习特色,使党支部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的主导者,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1、认真组织两周一次的学校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到学习有准备、有交流、有收获;

2、根据学校实际,发挥信息化建设作用,组织好两周一次的党员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

3、完善每周一次的教职工学习,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贴近教师实际,形式更丰富;

4、切实抓好每月一次的入党申请人学习;

5、指导教工团抓好两周一次青年教师读书班的学习;

6、指导学校德育部门切实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行为规范示范性评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能级;

7、抓好通讯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校园网宣传阵地作用;发挥网络志愿者在舆情监督、正能量宣传等方面作用。   

二、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1、抓好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班子理论学习,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的原则,提高班子成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合力。班子成员相互沟通,统一思想,协作配合,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

2、进一步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定期研究工作;确保两周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按需召开党小组会,结合党支部大会开展党课教育活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用好党员教育经费。

3、进一步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每位党员要根据党员“六带头”的要求,在责任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三先”要求,达到“三高”标准,切实成为服务群众的引路人。

4、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坚持开展以增效减负、学生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个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广大党员继续在三项活动及新优质学校创建等转型发展过程中勇挑重担,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5、加强对青年教师、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工作。通过青年教师读书班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将加入党组织作为政治生命中追求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入党申请人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他们学习“十八大”精神、党的知识和有关理论。同时在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在工作中坚持给任务、压担子,为他们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中共党员。
    6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做好党费的收交、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报、归档工作;做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

三、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

根据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区教育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推进本单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干部、党员带头执行中央、市委、区委、教育党工委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

2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3、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提高突破瓶颈、化解难题矛盾的能力。

四、不断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加强党员党性党风党纪、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教工廉洁从业和学生廉洁修身的教育

五、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制度建设

1、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通过对原有党建制度的梳理、归并、增补,不断完善党建制度;

3、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参与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4、规范党务公开的文件归档。

六、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关心,发挥工会教育、维护、参与、建设四大职能,领导好教代会和文明组室建设,指导工会组织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生活,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

七、加强对共青团和少先队的指导,关心教工团支部的组织和思想建设;

八、关心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师生等统战对象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定期探望离退休教职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发挥关工委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提高青年教师能力水平等工作中的作用。

九、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标体系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师三实验学校党支部

2013.9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