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读书心得 共品诗词雅韵——记青年教师读书班第四期读书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5003

作者:陆志文

本学期的青年教师读书班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回归”,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师三实验青年教师们掀起了一场围绕古典诗词的读书热潮。620日以及21日,青年教师们在图书馆内举办了两场读书沙龙活动,将一首首古典诗词娓娓道来,共同品味传统文化的悠悠雅韵。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承不仅有着时代大潮的烙印,更彰显着华夏文明的气质。秦汉时期是汉文化形成融合的关键时期,乐府诗歌的琅琅之音令人咏叹。郑艺菲老师为大家推荐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曹操的《短歌行》,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穿越千年,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伟岸形象与广为流传的金句成为了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唐代,政治经济文明的发展推动着诗歌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并且形成了“唐诗”这一专有名词。月光下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失意时的“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离别刻的“海内存知己,天下若比邻”,8位青年教师推荐的唐代诗歌展现了一片情景相印、大气磅礴、多元交融的大唐风采,令人心驰神往。词同样是青年教师的最爱,8位青年教师推荐了自晚唐至北宋到明清的词作。柳永、苏轼、纳兰性德等词人的作品为青年教师所诵读与赏析,细腻、真挚的情感,美妙、精巧的韵律,令人叹为观止。

伴随着20位青年教师的分享,两场读书沙龙让诗歌之美陶冶个人情操,让诗歌之妙充实教师素养,师三实验本学期的青年教师读书班活动也落下帷幕。博观约取诵古典诗词,雅韵复扬品传统文化,九州博雅不仅是师三的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不竭之光。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