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叶萍
11月22日上午,师三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六次理论中心组学习,贺峥校长主持,教导处刘叶萍老师导读了程红兵《好的课堂可以分三个层次》、《这三个关键问题不解决,老师别想上出好课!》这两篇文章。校级班子、中层行政和所有跟岗挂职的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学习与交流活动。
刘叶萍老师的导读《好的课堂可以分三个层次》,归结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不应过分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热闹,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表达交流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的梦想,把教材还给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老师和学生。另一篇《这三个关键问题不解决,老师别想上出好课!》从三个方面对上好课进行阐述,即:课堂的掌控,和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开头应该自然创设一个非常好的、和谐的环境,切入主题,而不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我们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安排。总之,精准的导入、基于学情的有效设问、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课堂,这些,才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才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贺峥校长在点评时强调,学校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我们的管理目标就是由规范的课堂,逐步迈向高效课堂。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多少?教什么?怎么教?是老师们经常要反思的问题。课堂的许多重难点都在导入中设问、引导、解决,所以好的导入一定是基于学情的设计,切忌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学与习”的结合非常重要,学主要靠听,掌握了多少还是要靠“习”来检测,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反思,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也是最及时有效的方法。
接着,贺峥校长就徐汇区第十届教育系统学术节主旨和活动,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当前徐汇教育的着力点是核心素养下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以项目为载体,以关键问题为驱动,完善研修团队。同时提出课程的执行要到位,要将教学实践过程中零散、内隐、感性的经验变得系统、外显和科学。这就需要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抬头看路,路径正确,而作为管理者,眼界、思路更要开阔。
两周一次定期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是师三实验学校以理论学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建设学习型团队的重要抓手。中心组成员通过理念更新,对标一流,积极实践,在博雅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