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促进教育质量 责任提升教师素养——记师三实验理论中心组学习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4009

作者:赵钺 胡艳晖

    419日上午,师三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学校党支部书记赵钺和人事部门胡艳晖老师分别导读了《教师的素质》和《美国家长花了30年时间,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真相》二篇文章。校级班子、中层行政和所有在各职能部门跟岗挂职的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学习与交流。

   人事部门胡艳晖老师从家庭教育方面探讨关于教育孩子方法的问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佛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带领团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及其家庭,发现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之所以能赢在起跑线上,最主要的还是赢在精密教育方法上。所有成功教育的家庭,都在尊重和帮助的前提下严格要求。我们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一提到爱和宽容就忘了严格要求,一想到分数就顾不上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精密教育正是中国父母最需要的技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孩子坚强,自律,对学习主动,家长严格要求的同时要懂得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成熟坚韧的品格。另外,成功教育的家庭离不开家长的努力付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我,做孩子的好榜样,因为家长的眼界和格局藏着孩子20年后的样子。

    赵钺书记首先介绍了《教师的素质》的作者周国平先生。周国平作为一位哲学研究工作者,思考教育问题时带入了他的专业背景。他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的使命和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周国平认为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周国平先生指出,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因此教育是精神事业,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和传授知识相比,教师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鉴于基础教育的特点,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应对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贺峥校长在总结时指出,教育的真谛就是榜样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教育孩子中,将快乐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在爱和宽容中严格要求规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的能力,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应明确责任与使命,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做一名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好教师,

   从理想信念教育的青年教师读书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学恳谈会、社会考察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心组学习,以及教育前沿理论和信息导读交流为主的行政理论中心组学习,师三实验学校以理论学习、自我修炼、智慧分享、自主发展为途径,提高管理队伍的工作执行力和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力。作为建设学习型管理团队的重要抓手之一,学校也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境界和格局,建立一流学习型教师团队,打造一流的博雅教育。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