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小结—马晓婕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185

作者:马晓婕

沐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春风中,以“进一步增强党员主体意识”为主题的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工作,感觉收获不小。现总结如下:

在校党支部的统一部署下,通过自学、导读、小结、交流等形式,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紧密结合新时期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勇于探索创新,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了《英语教学成功之道》系列丛书,促使组内教师们要作主动发展,不断成长型的教师;同时,通过专家引领,顾问指导,我们完成了校本课题“学习共同体”的子课题,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学校群体教师的共同发展才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与世外中学的校级联动,共同磨课,教学探讨,不断激发我自己要更新教学理念,更对提升教学效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从主题班会到升旗仪式,从班主任论坛到德育报告,广博的学习丰富了我的“库存”。学习先进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然后在教学实践中的再提高,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必然途径

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后,我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提醒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师生和谐关系、生生和谐关系,提醒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不能片面地以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来评价学生,以促进整个校园形成比较和谐的氛围。因此我鼓励班中每位学生都能谋其职,尽其则。由班干部组成的评委会评选的“班级每周之星” ,“进步之星守纪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友爱之星等鼓励学生。是乔木就让他成为最好的乔木,是小草让他成为最好的小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发展,促使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区教研室张鲁川老师题为《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报告中提到教育的本质:使人为善、使人成之为人,我更加感受到了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虽然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工作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泥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师德感染学生,教会学生做人,她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正如《上师大三附中教工师德规范》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规律需要我们严谨地学习、刻苦地钻研,更需要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沧桑巨变,让人振奋不已。从衣、食、住、行、娱乐等方方面面我们感受到祖国在飞速发展:房子大了,钱包鼓了,国家强大了,社会和谐了,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了。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洪流汹涌澎湃。在今天,如何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教兴国的方针的指引下,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负人民的期望,努力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能力,为祖国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一个党员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要继续践行三个代表的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三附中“振奋精神、大胆创新、务实进取、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中,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00九年一月二日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