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钏
不平凡的2008年已经远去,中国历经了百年一遇的南方雪灾、大地震等天灾,但也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并且实现了航天事业的里程碑的太空行走,现在正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喜忧参半,但我们始终坚定的努力前行。
本学期,通过认真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党员经常性教育的交流讨论和微型党课学习,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的《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十七大报告的节选内容等文件,结合中国的发展,我对自己伟大的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是很幸福的,值此改革开放30年,心里有很多体会,有不少收获,主要结合改革开放的教育成就和科学发展观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十分迅速。这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30年。
在这30年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指导着人们的行动,而科学发展观成为教育工作的引领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投身教育改革,促进工作的进步。为此,平时要积极学习引导我们正确前行的思想理论,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正确的思想观念。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关乎百姓的利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讲,发展是校园和谐的基础。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结合我的日常工作,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精心备课,研究教材,广泛的搜集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上课的有效性。在40分钟里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同时不仅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按照二期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上好每堂课。
教育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尽一份责任,还必须积极学习专业理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每一届也各有不同,为了不至于在师生之间产生代沟,平时结合理论的学习必须进行研究,以发展的眼光认识我们的可爱的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做好保障。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身为教师,我不仅感到这个称呼的光荣,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即将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际,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所钟爱的祖国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是我的职责。
二00九年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