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观后感
作者:金丽丽
信仰,是创造奇迹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90年艰苦奋斗历程之所以书写出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在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率领万千民众托起即将沉沦的中华大地,因为他们坚信,党的事业是正义的。如此坚定的信仰,使得他们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充满着智慧、充满了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奇迹。
信仰,是铸就品质的精神内核。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培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的结晶,同样是坚强信仰的生动体现。
每个人要干好一件工作,尤其是教育事业,如果没有信仰作为其的精神支柱,那么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不是一辈子奋斗的事业。
教师的信仰是什么呢?我认为包含许多内容,一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吧!
第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教育工作是非常纷繁复杂,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已经感到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面对不同的困难,教育智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和坚持不屑过程。也许优秀的老师那无比的幸福感,就是因为他们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而这个幸福使他们永远割舍不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
第二,对于学生的热爱。但凡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学生无私的爱。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的快乐和满足。如果老师不能无私的热爱学生,我想教师这份工作不会给其带来精神的富足。什么是无私的爱?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样,如果我们仅以成绩来衡量他们,无门如何真正的热爱他们,真正的关心他们。在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社会的复杂与多样,使得学生在今后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给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如何与学生交心,什么样的爱,是当代教师真正能够给与学生的,并有助于他们成长和幸福。教师的爱,不能只是关注于孩子三年的成长,教师的爱,应该是学生的一生受益。
第三,积极地社会心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人逐步的富裕了起来,社会上的平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真确对待老师这个职业呢?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做老师肯定不可能富贵,要富贵我就不做老师了,所以没有必要和其他一些高收入群体去比较。古人有一句话很棒:“纵有良田千亩,房舍百间。然,食不过三餐,寝不过一榻而已。”知足方能常乐。老师的快乐,在于自身的追求,是自身精神的富足,是所教学生的幸福。我想只有明确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才不会在浮躁的社会状态下产生失落感,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份事业,那么必须坚守自己最初的信仰,进行扎扎实实的行动,品味成长过程当中的苦乐,追寻教师的幸福,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