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雨辰
为引领中青年教师成长,加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9月29日下午,师三实验学校在行知楼一楼微格教室召开主题为“拓宽视野,促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心组学习。本次学习由人事主任胡艳晖老师主持,蒋海英副校长、童灵窕副书记及全体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
开班仪式上,胡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心组学习活动的具体安排,并指出,学校为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平台,中心组也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外出实践考察,拓展视野,更好地提升自己,将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为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随后,蒋海英副校长、童灵窕副书记、六年级年级组长、未保老师闻晓峰对本次理论学习的文章进行导读。闻晓峰老师在导读教育专家常生龙的《教师要永远保持教育的新鲜度》一文时说到,保持教育“新鲜度”就是要加强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变换教育教学模式和角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强调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永葆新鲜,他的课堂才会一直充满吸引力。《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在第15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上所做的报告,童灵窕副书记在导读时首先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包含:什么叫“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如何与课程发生关联?课程怎么做?随后她归纳并提炼了崔教授的观点:“素养”包含三个重要方面: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她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都要为学生、为未来而努力,做好撑渡人,驾驶教育这条船,将孩子们送到幸福的彼岸。蒋海英副校长为老师们分享导读了《你最大的敌人,是惯性思维》一文,她首先阐释了惯性思维的含义并解释了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德育工作反思分析了惯性思维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她指出打破惯性思维不仅要解放思想,还要掌握方法。只有提高对现有惯性思维利弊的甄别能力,才有利于开拓视野、活跃思路、丰富眼界。
最后,蒋副校长会上向中青年骨干教师们提出几点期望。她希望每位老师能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教育的新鲜度,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打破惯性思维,并借助团队学习与外出考察的机会,打开眼界,开阔思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学习者,与师三实验学校共同成长。
从注重弘扬理想信念的青年教师读书班,到专注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学恳谈会,再到社会考察和理论相结合致力于提升教师自身修养的骨干中心组学习,师三实验致力于为年轻教师搭建自我修炼、学习、交流、分享的各类平台,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于青年教师,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营养的汲取与思想的升华,相信中心组的全体成员一定能满怀教育情怀,不断学习,提高境界和格局,对标一流,在积极实践“博雅”教育理念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