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党员经常性教育轮训小结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914

作者:蒋海英

200782225日,开展了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在这四天学习中,我学习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党章》和《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的论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文献,聆听了王纪远书记的《徐汇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概述》报告、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陆葆谦同志《谈党员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的讲话、王局长《徐汇教育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参与了小组讨论,进行了自学,提升了理论素养,并努力在工作中实现“三高”,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下是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认真学习,提升理论

在本次经常性教育中,除了文件资料的学习和自学外,三次高质量的报告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特别是王书记的讲话,句句入耳入心,让人豁然开朗,振奋人心。报告把近几年来的徐汇党建工作梳理得非常清晰,既有理论阐述、宏观把握,又有结合徐汇教育的实践探索,突出了徐汇党建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既让我从新的高度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整个党建框架都有清楚的了解,对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加理解,王书记的报告使我感悟了许多党建理念,同时明晰了作为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下阶段工作的方向。陆葆谦同志《谈党员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的讲话对我教育更有实践指导意义,就“当前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鲜明时代特征”、“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和“素质教育中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四大版块展开论述,要求党员教师在素质教育的求索中力争“立足本职,讲求奉献;博学多才,一专多能;正人先正己,教书为育人;开拓创新,做素质教育的领航人”,理论的再一次升华为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一定努力加强学习、立足岗位、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终身的追求。

二、不断实践,体现“三高”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不仅肩负培养和发展社会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因此在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今后在地理教学中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挖掘地理教材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

2、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创新,课改的关键是理念+实践,教改不能搞表面文章,要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如学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在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因此要设计有效率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我们党员教师既要讲奉献,又要讲究巧干,在教学领域中加强探索,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分层教学和教科研活动。

3、教师要博学多才、一专多能、开拓创新,必须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我要认真填写《上师大三附中教师自我发展三年规划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教育研修,从而提升自己,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三、坚持学习、永葆先进

通过轮训活动对经常性教育的必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工作,寻找了许多差距。今后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第一身份”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突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员个人思想素养的提升,多学习各类理论书籍,使业务能力和心理素养适应学校整体发展要求,提高与时俱进的意识;今后要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将经常性教育继续开展下去,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使党员的作用在岗位上充分凸现,在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先进性教育的实效性,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