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永琳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领导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其执政能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必须指出的是,能力问题不仅仅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时也包括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从能力关系上看,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而是更重要的问题。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做到以下三个“注重”:
注重学习。实践表明,不学无术容易相信歪理邪说,容易成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俘虏。平时,我满足于以干代学,借口自己工作忙,满足于经验主义,或者满足于以前获得的知识,不愿读书,不思考新问题,但通过学习深知:一个党员如果在思想上解除了理论的武装,其心灵难免会发生偏差甚至扭曲。我们的学习,并不是指平常的业务学习,而是理论学习,这四天的学习虽短,但安排的很充实。
注重人格塑造。党员的人格塑造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必须使每个党员成为具有高尚道德、高尚情操和高雅品位的“仁者”,而不是那种贪婪、刻薄、小气、心理阴暗和趣味低下的“小人”。以我的成长历程来讲,从准备入党的那一天起,在支部的引导和教育督促下,我读了很多书,感觉到自己的心胸越来越宽广,而不会因为某件事而生气,逐渐学会了宽以待人。入党以后,更应该加强学习,因为党员的人格水平是党组织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性财富。只有使全党的个体人格和集体性人格不断升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的社会资本含量。
注重自我约束和自觉修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陆续推出了党内建设的许多重大措施,制订了一系列制度、规章,作出了较全面的纪律规定,这对于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规范党员的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制度是有效的,但它绝不是万能的,因为制度要靠人去执行,因而人的自觉性便成为制度贯彻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要不断地完善人格修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习,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前提就是党员的自我身份认同程度,决定着个人修养自觉性的水平。如果根本不把自己的党员身份当一回事,其自我约束就失去了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我们的第一身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服务群众和服务学生的意识,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困生,在为学生服务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做一名让学生信任、同事满意、领导放心的共产党员。坚守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