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体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344

作者:马晓婕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髓、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五个新要求实际上是根据十六大以来5年间的发展实践提出来的,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五项新要求中,既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问题,也有和谐的文化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转变消费模式等民生问题。 

我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进一步了解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同样要靠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才市场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努力寻找总结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富有活力的课堂,提高实践课标的能力。要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不断地注重对教学本身的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素质教育理念,合理渗透应试教育,才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