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燕芹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就是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这个极其重要的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原理的最新发展,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价值认识的升华,同时也对指导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我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体制和观念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落后,走向进步。
回顾29年来我国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由于我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了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使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困境,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农民在土壤里种出了“黄金”,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5%的发展速度,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应当看到,改革开放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即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也还要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实践在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废除那些过时的制度和做法,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更是如此,我们所面临的学生不在是我们孩童时期的学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我们只有不断的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过程,摸索中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就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新的挑战。
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也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七大精神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呢?
一、自觉学习理论,倡导服务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把十七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计个人得失,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这样才能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
二、在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领会与落实十七大精神,营造和谐校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时,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这一内容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教育领域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元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又为创造社会和谐奠定重要基础。每个学生都是复杂的个体,教师承担着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工作实践中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结合教育科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及时地总结教学方法,概括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手段,注重科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创新,以务实的精神来研究怎样真正把孩子培养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符合成长规律的人才。努力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事业、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