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3322

作者:郑秀坤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剥夺教育的公平性就是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就是剥夺生存的公平,就是剥夺人权。无论你的出身如何,无论你的社会地位如何,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党的这一态度揭示了国家科教兴国的决心,体现了国家对于知识的尊重,对于人权的尊重。我们每一个人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有选择命运的权利。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上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贡献。我认为要做到教育公平就是要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别的,优生往往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偏爱,出于劣势的学生往往容易遭到冷落。例如评优、选小干部等都与他们无缘,课堂发表意见也常常少于优生。一堂公开课上的互动几乎是老师与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而那些学习处于劣势的学生,几乎成了看客。老师关注的时候很少。这是不是教育的不公平呢?我想我们在设计各项教育评比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给更多的孩子参与的机会。用我们的博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平等、公平的教育。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心理,家庭环境,后天接受的教育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接纳每个学生。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轻率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欣赏、相信、感谢每一个学生。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要尊重他们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想法、见解。青少年充满了童真、幻想,有时难免会犯错误,做一些越轨的事情,我们要宽容他们的异端。对学生不要求全责备,成人都难免犯错误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2、理解学生。

现代社会竞争相当激烈,有些家长已经过早的把这种竞争带来的压力加在了孩子们的身上,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很重,所以作为教师要理解孩子的苦衷,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寓教与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跳进题海,精选试题,讲规律、教方法、炼能力,让学生跳出题海。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的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矫治。促进他们心里的健康发展。

3、欣赏学生。

孩子们天真、善良、诚实、可爱。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即使是差生,在他们的身上也同样可以找到优点,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鼓励,孩子们的心灵需要精心的去呵护,我们做教师的不能吝惜自己的掌声。对学生的发言要投去赞赏的目光,报之以会心的微笑。

4、相信学生。

教师要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相信每个大脑都都蕴藏着丰富的潜力,都是一个等待开发的宝藏,要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开放民主的教学方式,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去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去做,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去想。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

5、要感谢学生。

相逢是一首歌,与学生相识也是一种缘分。仔细想想,我们做老师的,要感谢学生,我们的生活与学生形影不离。学校是我们生活的空间,课堂上学生和我们一起共同经历了一段愉快的生命旅程。假如没有学生,假如没有调皮的学生,我们的价值何以体现呢?所以我们要感谢学生。要感谢科代表帮老师收发作业本,感谢值日生把黑板、讲台擦得干干净净,感谢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了作业,感谢学生承认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总之,要感谢学生的一切努力,要感谢每一个学生。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