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雨辰
4月7日至4月18日,师三实验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综合理科教学开放周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区教研员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物理备课组分别展示沈文雯老师的《串联电路动态分析》、陆文寅老师的《比热容》和施燕芹老师的《中考物理学业考解题方法指导》三堂课。沈老师针对初三毕业生的学情特点,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和强化巩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陆老师主要采用了启发式与协作式教学策略,通过故事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思考,进而提出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合作探究,归纳实验结论。施老师则带来了一节清晰而具体的试卷讲评课,通过习题的分析求解,以及经历“疾病诊断”的学习过程,明确情景题和表格分析题的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各种习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规范正确的表述。
化学备课组的刘雨辰老师展示了《物质的鉴别》一课。刘老师从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质的性质及特征反应,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并且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联想、迁移,进而归纳、总结,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科学备课组带来了五节公开课,吴迪萍老师的《海洋开发》一课通过猜谜导入,又通过各种方式探索让学生逐步提升分析信息的能力,形成用证据支持假设的科学探索意识。钱艺涌老师的《天然水中的杂质》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用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蒸发等操作对比天然水和饮用水,认识到天然水中存在杂质,无法直接饮用,为之后的净化水的方法奠定一定的基础。张洁老师的《水的净化》一课则建立在学生对于天然水的杂质的认识上。让学生完成对水的净化方法的体验式探究,从而形成对节约用水的深层次认识。刘晶婷老师的《水与生命》一课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陈志华老师的《鸟类和哺乳类》,通过对家鸽和家鸭骨骼的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释问题。
教学展示周邀请区内专家和教研员进行指导。物理教研员赵谊伶老师带领物理备课组对展示课进行充分的点评,表示两位青年物理教师的课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实验过程表现出很高的学习激情。位育中学副校长包霞充分肯定了化学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以及对于教学的热情和课堂感染力。科学教研员李秀滋老师鼓励老师们能继续研究课程内容,多多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更多的学生实验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
综合理科组始终坚持教学常规,重视教学五环节,组内教师通过不断磨课,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展示、相互听课评课个人自我反思等环节,营造相互学习、研讨的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同时全组教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优良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生活,爱护环境,做到德育目标渗透在每一节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