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提升课堂实效——师三实验综理教学开放周纪实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7035

作者刘雨辰

    3月6日至3月10日,师三实验开展了为期周的综合理科教学开放周活动。课前,综合理科组的每位老师精心准备,课后,大家在区教研员及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加强实验教学,提升课堂实效”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每个备课组都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和研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物理备课组的陆文寅老师、沈雯雯老师和施燕芹老师分别展示了《光学复习》、《光的反射》和《温度温标》三节课。三位老师重视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再现实验过程,强化解题和操作规范,由实验感性认识帮助理性分析,拓展了规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化学备课组的桂宛琪老师和刘雨辰老师分别展示了《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两节课。她们根据情境,有坡度地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实验探究,分析装置的原理和适用情况以及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条件。生物、科学、自然备课组也带来了陈志华老师的《花的结构与类型》、吴迪萍老师的《生活中的摩擦力》、钱艺涌老师的《显微镜下的小生物》和刘晶婷老师的《眼睛的作用》四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释问题,既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学到知识、更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九位老师都能够深挖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准备、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学习热情,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并通过课堂实验任务单与小练习,完成对双基的落实。

    课后物理教研员赵谊伶老师、区化学教学专家、位育中学副校长包霞、自然教研员张国清老师等专家带领各备课组围绕“加强实验教学,提升课堂实效”研究的主题,就备课、上课等环节进行研讨,专家们肯定综合理科组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中能注重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展示、相互听课评课个人自我反思等环节,营造相互学习、研讨的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同时全组教师致力于研究课标,以实验为载体,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巧妙设计、改进学生实验,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创新能力,使课堂效益更优化。

    “教学开放周”是师三实验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每学期的教学研讨,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相信通过本交流、学习、分享,青年教师们能更好地投入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具有理想信念、充满自信、专业优良的老师。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