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助力导航 启迪博雅教育—记师三实验学校博雅教育之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群研讨会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699

近期,为推进博雅教育之创新智能校本课程,师三实验学校召开两次专题研讨会。313日上午,学校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刘兰英博士对博雅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和指导。314日下午,博雅教育之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群项目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会议由项目备课组长王建琴主持,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专家领航,定位博雅意蕴,指导校本研发

项目备课组长王建琴老师反馈刘兰英博士对创智校本课程的评估意见。刘博士对“博雅教育之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群”框架体系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不仅肯定了课程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并表示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开辟学校校本课程研发的新领域,对在博雅教育理念下培养高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开拓了一条专项渠道。她希望课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更关注顶层设计,从整体角度来思考课程目录、内容及单元,提升校本教材编写的品质。

课程解读,完善课程框架,构建创智体系

针对创新智能校本课程群框架体系,王建琴老师从“新、创、智”三个关键字进行解读,“新”,即框架体系的新颖,“创”,即课程设计的创新,“智”,包含双重涵义,即单元模块基于“智能化”平台和培养学生智力及潜能。针对课程设置,王老师运用坐标轴的原理,以建模课程与机器人,科幻画与创意画为案例,来阐释课程单元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螺旋上升递进关系。针对该课程体系,组内老师也纷纷发表建议,教导主任张旭群建议课时安排能更合理,校办副主任蒋海英希望该课程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建立课程群开发模式,为学校今后开发新课程群奠定基础。

课程优化,深化资源开发,打造特色课程

项目分管副校长童灵窕围绕着博雅教育目标阐释了博雅校本课程框架体系。她希望以“激活兴趣,开发潜能”为导向,对校内外课程资源进行盘点和整合,借鉴高校及兄弟学校的优质资源,加强学校多样化课程建设,强调九年一贯制课程衔接和统一。希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增设博雅激趣类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中精选几门强势课程,将其打造成特色课程。在师资培训上采取以专家引领模式来培训自主教师。

课程领导,调整课程分类,指导课程进展

贺峥校长对课程项目的推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求对课程分类进行调整,设置课程类型为4+1,即艺体、科技、人文、社会和社团。二是希望课程开发与环境相结合,建设多样化学习体验机会和素质拓展的校园环境,营造充满创意和人文关爱的教育空间。三是以项目的形式来推进课程建设,积极调动学科教师智慧和潜能,整合区域内外的资源,提高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师三实验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以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为目的,努力构筑完善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相信在教育局支持下,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专家的助力导航下,以五年发展规划为方向,全体教师和课程组成员共同智慧、群策群力,博雅教育校本课程之花一定会开出特色,开出成效,开出系列,成为智慧校园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