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文、绿色、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记师三实验学校2012学年寒假校本培训之二

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764

    寒假前夕,师三实验学校举行了以“打造人文、绿色、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师论坛,作为学校寒假校本培训的系列活动之一。

    论坛主持人、教务副主任兼英语教研组长瞿海瑛首先从“绿色指标”的核心要素指标、影响因素指标、动态发展指标三个角度带领教师们回顾了“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十个项指标内容,并以微讲座的形式解读了“绿色指标”的意义、特点和内涵。随后,5位荣获校“三奖”和“新苗”奖的优秀教师进行大会交流,他们聚焦绿色指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诠释了自己对于如何打造“人文、绿色、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校“耕耘奖”获得者雍慧敏老师认为,绿色课堂是环境友好和谐的课堂,是资源节约的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校“骏马奖”获得者陈美老师认为,绿色指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价值追求的指标体系,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能的目标。校“新苗奖”获得者桂宛琪老师认为,绿色指标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纳入学业水平的指标范畴,教师应关注创新思维能力评价,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素养。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刘兰英教授在论坛最后进行了点评。她指出,5位发言教师通过理性思考在不同层面关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关注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抛开固有模式,改变师生关系,让课程丰富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教育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上课市二期课改朝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

    “绿色指标”既是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改进教学行为的有力指导。师三实验学校将以“绿色指标”为风向标,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从关注学生成绩转变为关注成绩取得的过程;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现代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五年中,师三实验学校将开启“博雅教育”之路,为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发展成为明理乐学、自信谦和、合作求新的现代健康文明的中小学生”的育人目标而不懈努力。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310号
邮编:200235 电话:021-54243801
沪ICP备 1504115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