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健博
1月20日上午,师三实验学校在一楼多媒体教室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2016年暑假校本培训之教学微型论坛。
培训伊始,教导主任助理王健博老师对于基于师三标准的教学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回顾了教学管理部门重点实施和开展的六项教学常规规范化工作,即成长手册填写规范化、课前热身活动规范化、作业格式和批改规范化、教案撰写格式规范化、体育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化、专用教室带队规范化等。王老师强调,下学期教学常规规范化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继续加强对教学常规规范化工作的检查力度,通过不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指导,不断将各项教学常规的规范化要求深入人心,使基于师三标准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常态化,最终成为教学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培训的第二项内容是关于国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工作的推进。三位负责五六年级小初衔接课程规划的老师张舒、刘叶萍、郑艺菲均从课程标准出发,在仔细研读课标对于五六年级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确定下沉内容及衔接的基本模块,下沉时既有对五年级重要知识点的巩固,又有新增部分拓展练习,通过五六年级知识点的达成度对比,达到小初衔接的阶段性要求。随后,教导主任瞿海瑛老师,对《校本拓展课程的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
培训的第三项教学微型论坛,围绕“基于校情的学科指南和指导手册的实践与探索”、“题库资源的利用”、“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小学等第制评价”四个方面讨论展开。
数学教研组长张倩老师和吴珍英老师,交流了数学教研组对于课标研究细化的做法,并且基于知识发生规律,进行深度内容解析和重组,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教学内容整合对比,调整教学内容,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南》,逐级细化函数细化目标,还通过“逆向设计”,进行几何教学目标检测设计。数学教研组对于基于学情的课标细化操作过程,提升了整个教研组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数学组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
陈萌迪老师作为第一年的见习教师,对于题库资源的理解和运用相当到位。她充分利用题库资源,对不同题型的设置、分配以及题目所指的训练依据进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题型特点,抓牢学段重点知识技能,为其有效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九年级年级组长陆雯寅老师通过难度分层和时间分层,将物理学科的作业分层要求进一步细化,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任务,如:练习册中出现的“小制作”、练习册或活动卡中自主实验、精编精选试题、制作思维导图等,一方面极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在完成分层任务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分层分类地巩固和强化。
最后,副校长金惠红对所有任教小学年段的教师就《小学等第制评价》的方法进行解读和培训,并明确了下学期师三实验关于《小学等第制评价》的工作思路和路径。
师三实验学校每学期末进行校本培训,旨在“博雅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博雅”教师队伍,通过组织专家辅导讲座、教师主题论坛、分组学习讨论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素养,为全面推行“博雅教育”,打造优质精良的“博雅”教师团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