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志文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面对着完全不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格气质的学生,往往会遇到许多困境。特别对于那些不专注、过动和冲动的学生,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难以奏效,教师们也颇为困扰。为此,师三实验学校2017年寒假校本培训,邀请了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科医学博士江文庆主治医师,向全体教师进行了《ADHD儿童的学校应对》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江博士首先为大家解读了“ADHD”——即体现为无序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兴奋难以控制、动机系统问题、记忆检索与远期记忆缺陷、时间感缺陷、合并其他学习困难症状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儿童的症状是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江博士建议一旦发现,应该及时转介专业机构诊断和治疗,如有延误会加重症状,不仅影响儿童自身的学习生活,也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伤害与负担。随后,江博士从智力与行为两个方面分析,通过专项研究表明,ADHD儿童并没有明显的智力差异,但是在诸多数据中,也体现出信息编辑能力缺陷、短时记忆不足、手眼协调加工速度低下等问题,操作能力、语言能力与其他能力会出现不匹配和不平衡也会导致现实中的各类行为问题。而这些行为问题,又由于外在的评价,加剧了行为问题。对于这些儿童,江博士提出ADHD不是由于教育引发的,但可以调整管理方式改善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了解ADHD儿童的特征的基础上,区别不同儿童所所面临的困难,采取相对应的策略。通过教室管理策略、预见与提醒、灵活调动孩子的能力等教育方式,采取明确规则、显示关注、化整为零、提供奖励、问题解决、成果展示、榜样示范等行为管理方式,同时与家庭教育形成一致性。最后,江博士提到对于ADHD儿童的帮助,应该保持家长、老师和医生三方面的合作。家长需要理解这种症状的特征,老师需要理解家长的压力,给予指导与合作,利用家校资源,通过一致的行为管理和学习管理,帮助这些孩子适应环境。
江博士的讲座,不仅有前沿的医学专业研究,又有富有实践性意义的指导建议,进一步支撑了教师们的理论基础,丰富了德育策略,助力“博雅师三”每一位少年儿童的健康生活、快乐成长。